.隋唐演義壹直都是我比較喜歡的壹部歷史章回小說。
像薛剛反唐,說嶽,明英烈,水滸傳,楊家將壹樣,演義中英雄好漢高舉義旗,肝膽相照,義氣為先的感覺總是讓我感動。
對隋唐最熟悉的時候,前二十位好漢的排名我倒背如流。
看了這部連續劇,總的來說還不錯。
說它還不錯是因為至少劇本沒有脫離原著太遠,比那些頂著名字瞎編濫造的劇本要強百倍。
但是還是有壹些地方不盡人意。
首先就是醜話了羅成,此劇中的羅成太過軟弱也沒個性。
怕父親還怕與楊林交戰。
開玩笑!羅成,隋唐第七條好漢,楊林都是他壹槍挑死的,怎麽可能會怕與他交戰?而且羅成,拿單田芳的話說“小夥兒這叫壹個精神呢“, 心高氣傲,非常有主見,對父親羅藝是陽奉陰違,聽母親的話倒多壹些。
像他破楊林壹字長蛇陣就是母親同意後背著父親而去的。
而且,他與秦瓊表兄弟見面時才十壹歲,哪來的23歲沒見過女人之說?再者,他與單雄信壹向交惡,互看不順眼,打過幾次架,但單雄信只是隋唐第十八條好漢,哪裏是羅成的對手?大概是因為加進了單冰冰的戲,所以把羅成醜化了。
演員選的倒是不錯,聶遠確實符合羅成的形象,可惜劇本沒有賦予他太多的發揮之處,比他在倩女幽魂中的七夜查了很多。
不過,此劇倒是美化了單雄信。
實際上,單雄信綠林氣息極濃,雖然愛結交朋友,但心胸上稍嫌狹窄,從他記恨羅成還有被王世充招為駙馬後防備秦瓊和程咬金投唐就可以看出。
劇中的單雄信卻很完美。
還有就是秦瓊的武藝被誇張了壹些。
秦瓊折服人大多是他的人格魅力,他酷愛交友,號稱小孟嘗,心懷大誌,胸襟磊落。
雖然武藝高強,但還不到萬夫莫當的程度,他就打不過羅成。
大概是因為他是男壹號吧。
黃海冰倒是把秦瓊刻畫地不錯。
王伯當也被醜化成追隨李密的愚忠之人了。
最遺憾的就是很多英雄好漢根本就沒提,隋唐第四條好漢雄闊海,第五條好漢伍雲召,第十條尚師徒,秦瓊的戰馬呼雷豹還是從他手中奪來的呢。
連郡馬柴紹都忽略不計了。
裴元慶是喪生在火雷陣中的,不是李元霸打死的。
當然我能理解資金是壹個問題,所以演員沒有辦法請太多,場景也很簡陋,就那麽兩個城門樓用來用去,很可笑。
可是,如果決定要拍這種大型歷史劇,最好把資金弄充足再來拍,否則不如不拍。
至於加入了李蓉蓉和單冰冰這兩段愛情故事,雖然無傷大雅,也給純演義加入了些浪漫成分,但其實大可不必。
像水滸壹百單八將沒有什麽特別的浪漫故事,不是也讓人看得欲罷不能嗎?
如果不從完全忠實原著的角度來看,這部連續劇還是不錯的。
值得壹看。
2.最近,我又重新讀了中國十大名著之壹《隋唐演義》,記得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已讀過這本書,可是讀得的遍數越多,感悟的知識和道理也越多,現在我又重新拿起這本來,真不愧是十磊名著,我越讀越想讀了,真可謂是百看不厭。
這本書記錄了南北朝末年到唐朝初年的歷史,講述了隋朝的興亡和唐朝掃除各路反王的精彩故事。
南北朝末年,北朝的兩個強盛國家齊與周展開了交戰,北周的壹名大將秦彜在戰場上不幸被後來楊廣的靠山王楊林壹槍刺死,他的妻子帶著孩子逃到壹個小山村,被程咬金壹家人收養,從此,秦彜的兒子秦瓊便與程咬金成了很重要的朋友。
秦瓊練就了壹身好武藝,尤其是舞秦家鐧,村民們見了個個拍手叫好。
長大後,他與程咬金結識了單雄信、魏征、史大奈等眾路豪傑,還在幽州找到了姑母和表弟羅成。
眾豪傑建立了瓦崗寨來推翻隋朝的統治。
根據歷史記載,壹***有十八路反王來反隋,隋朝末年,李淵也建立了唐朝,秦瓊首先與程咬金首先在壹天晚上巡邏時,做出了最明智的選擇,那就是投奔唐高祖李淵次子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是個謙遜有禮、深得民心的好人,終於秦瓊結交的豪傑除了單雄信都投奔了唐營。
為什麽只有單雄信不肯投奔唐營?因為李淵以前被壹群強盜追殺,突然秦瓊出現,趕跑了這群強盜,李淵對他感激不盡,可秦瓊騎上馬就走了,這時,有個農民在不遠處,李淵以為還有個強盜,便壹箭射死了他,可他走上前壹看,才發現是個農民,壹打聽,此人叫單雄忠,李淵很後悔,給了很多銀兩給他家人。
單雄信知道後,十分痛恨李淵,所以才不投靠唐朝。
因為李世民帶領諸將不僅滅民隋朝,還把四路反王給打敗了,單雄信也被抓了,大家無奈於單雄信的固執,只得將他處死,壹年又壹年,歷經蒼桑的諸將終於戰勝了種種困難,立了大功,而唐高祖的另兩個兒子想謀害李世民卻沒有成功,反而被諸將看穿並殺了他們。
高祖知道後大病了壹場,病壹天比天加重。
諸將在高祖去世的前幾天強迫李世民繼位,這就是勵精圖治的唐太宗。
此後的幾十年間,大唐被唐太宗治理得井井有條,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貞觀之治”。
每當我讀完壹遍之後,懂得的道理就更深壹層,我現領悟了做什麽事都要謙遜有禮,不能因小事而耽誤了將來,還有不能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等等等等。
這些道理給予了很多重要的啟迪,不知將來再回頭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會領悟到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