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什麽時期國家設立五經博士

什麽時期國家設立五經博士

漢武帝時期,國家設立五經博士。

五經博士,學官名。博士源於戰國。秦及漢初,博士的職務主要是掌管圖書,通古今以備顧問。漢武帝設五經博士,教授弟子,從此博士成為專門傳授儒家經學的學官。

漢初,《詩》、《書》、《禮》、《易》、《春秋》每經只有壹家,每經置壹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稱五經博士。到西漢末年,研究五經的學者逐漸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稱五經十四博士。

漢承秦制,諸子百家都有博士。漢文帝時,始置《書》、《詩》的壹經博士,並立諸子傳記博士,有博士七十余人。景帝時,又置《春秋》博士。

此時,博士雖百家雜陳而儒家獨多,不僅《書》、《詩》、《春秋》有博士,《論語》、《孝經》、《孟子》、《爾雅》也有博士,並且《詩》博士有齊、魯、韓三家,《春秋》博士有胡毋生、董仲舒兩家。這說明此時儒家在學官已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五經博士歷史意義: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推陳之士,帝親策問。董仲舒對曰:《春秋》大壹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理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壹統,法制多變,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壹,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董仲舒的主張,得到武帝的采納。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武帝罷黜百家,專立五經博士。於是,除個別情況外,儒家經學以外的百家之學失去了官學中的合法地位,而五經博士成為獨占官學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