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
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風流靈巧招人怨。
壽夭多因毀謗生,
多情公子空牽念。
這首詩寫的是晴雯。"霽月難逢,彩雲易散。"這兩句先是暗示了晴雯的名字,同時也就其命運做了壹個總體的暗示,暗示晴雯結局也必如彩雲般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這兩句是說晴雯雖然有著不俗的誌向,但可惜身份只是壹個小丫頭,主要點出了晴雯的性格特征,在後面的描寫中,大家也可以看出,晴雯這個人物確實同其他的丫鬟不同,我想還是在於她高潔的誌向吧。"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這兩句則是具體暗示晴雯年幼早夭,而原因則是由於"招人怨"和"毀謗生",即別人對她的嫉妒和誹謗。關於這點,我想講兩句我個人的看法,"毀謗生"指的是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給晴雯下了絆子,而"招人怨"究竟是泛指,還是指的襲人,我在這裏就不好妄下評論了。最後壹句"多情公子空牽念"則是指寶玉對晴雯的感情了,其中也有著讓人無可奈何的辛酸。
2、
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
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這首詩講的是襲人。"溫柔和順"和"似桂如蘭"是襲人的性格特征,而前面加上了"枉自"和"空雲"兩個字,則是暗示襲人最終也難以得償她做姨奶奶的心願。至於後兩句,則暗示襲人最終的命運,襲人最後是要嫁給蔣玉菡的,因此說"優伶有福""公子無緣"。
以上兩首詩出自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在這裏我提壹下,《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女子都是小姐或者主子之類的人物,而副冊中是姨娘,又副冊中則是丫鬟。
3、
根並荷花壹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這首詩寫的是香菱,由於香菱是薛蟠的姨娘,因此將其列入"又副冊"。這首詩先是暗示出香菱的名字,然後作者對其命運的評價是"實堪傷",香菱從前的名字叫英蓮(即應憐),作者在這裏再次暗示了香菱的命運淒慘。而"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則是暗示香菱最後將被折磨致死,而"兩地孤木"則是壹個"桂"字,因此後四十回中香菱被夏金桂逼死的遭遇與這首判詞是吻合的。
4、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這兩首詩詞都是講的寶玉、寶釵和黛玉三者的愛情悲劇。"停機德"指的是寶釵,"詠絮才"指的是黛玉。而"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則暗示雖然最終寶玉會和寶釵成婚,但心卻永遠留在了黛玉那裏,而寶釵則無法擺脫悲劇的命運。下壹首《終身誤》含義與前壹首詩相同,不再贅述。其中"金玉良姻"、"晶瑩雪""齊眉舉案"指的都是寶釵,而"木石前盟"和"寂寞林"指的是黛玉。
5、
[枉凝眉]壹個是閬苑仙葩,壹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壹個枉自嗟呀,壹個空勞牽掛。壹個是水中月,壹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這首詞堪稱《紅樓夢》詩詞中的經典,講的是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寶玉是上界的神瑛侍者,黛玉則是絳珠仙子,為還寶玉壹生的眼淚而下界,因此這首詞的悲劇意味很濃。同時,作者也暗示二者的愛情最終也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這首詞字面意思不深,但含義雋永,感情真摯,需要好好體會。
6、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裏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這兩首詩詞寫的是元春。元春在《紅樓夢》中出場不多,但卻是壹股可以在背後操縱賈府命運的力量。"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暗示了元春在宮中的地位,即後面所寫的貴妃身份。"三春爭及初春景"這句則是說迎春、探春、惜春都沒有她這樣好的命運,可她最後的命運又是怎麽樣呢?也不過是"虎兕相逢大夢歸"而已。關於"虎兕相逢"這幾個字,按有些紅學家推測該是暗示了壹個特定的時間或者特定的事件,導致元春的死亡,在此可不必過多理會。至於後壹首《恨無常》,含義與前面那首詩相似,其中加入了元春(或者說作者自己)的評論和勸戒。
7、
才自精明誌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裏東風壹夢遙。
[分骨肉]壹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這兩首詩詞寫的是探春。前兩句先是寫出了探春的才華和誌向,可惜生不逢時,正是趕在賈府即將走向衰落的"末世"。至於後兩句,則暗示了探春最後的結局是遠嫁。探春的命運在書中暗示的是比較明顯的壹個,例如在寶玉過生日的時候,探春抽簽的判詞是"日邊紅杏倚雲栽",是又壹次對探春命運的暗示。
8、
富貴又何為,繈褓之間父母違。
展眼吊斜暉, 湘江水逝楚雲飛。
樂中悲]繈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壹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雲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應當,何必枉悲傷!
這兩首詩詞是湘雲的判詞,至於其含義,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提過,有些熱心的網友也給出了很有價值的補充,我就不在此贅述了。
9、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世難容]氣質美如蘭,才華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妳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願。好壹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這是妙玉的判詞。前兩句是寫妙玉的品性,她曾把劉姥姥用過的茶杯丟棄不要,也曾在寶玉過生日的時候給他送去賀帖(壹個出嫁女尼給壹個王孫公子祝賀生日,著實有些不倫不類),因此作者在此點明。而後兩句則是對妙玉結局的暗示和感嘆,也就是說妙玉會有壹個很淒慘的結局,"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這兩句是不是暗示她最終會被賣到妓院呢?至於後壹首《世難容》則說得就更加明顯了,先是對妙玉的才貌加以肯定,然後指出妙玉不被人喜歡的原因(李紈曾說過:"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即"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而下面的"可嘆"和"辜負"兩句則表明妙玉出家實非自己所願,也是被逼無奈之舉(這壹點很多細節可以證明)。至於"風塵骯臟違心願"我覺得同上面壹樣,是暗示了妙玉最終的結局。最後壹句點明寶玉對她朦朧的感情。
10、
子系中山狼,得誌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壹載赴黃粱。
[喜冤家]中山狼,無情獸,全不念當日根由。壹味的驕奢淫蕩貪還構。覷著那,侯門艷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嘆芳魂艷魄,壹載蕩悠悠。
這兩首是迎春的判詞,暗示了迎春最終的命運是"金閨花柳質,壹載赴黃粱。"而逼死迎春的這個人是誰呢?詩中稱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