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下海系紅繩,從良斷青絲”這句俗語中的紅繩有什麽意義?

“下海系紅繩,從良斷青絲”這句俗語中的紅繩有什麽意義?

在古代,有井水的地方就是人們聚居的城鎮。有城鎮,必然要有文化娛樂休閑場所的,古代沒電視手機,但有歌樓妓館。歌樓妓館的主要員工就是風塵女子,有賣笑的,有賣藝的,也有賣身的。青樓,大家的第壹印象就是封建糟粕。作為壹個封建糟粕,時日今日依舊為大家所津津樂道?其魅力何在?青樓女子作為壹個特殊的女性群體,也是人們茶余飯後最愛談婚的人群,儼然是不自愛,淫蕩的代名詞。難道這些青樓女子就是自甘墮落嗎?有壹句俗語“下海系紅繩,從良斷青絲”,或許能解決妳的疑惑。

不過青樓和妓院有著本質的不同,青樓中的女子多是藝妓,只賣藝不賣身青,她們不僅相貌美麗,就連琴棋書畫也樣樣俱全。所以備受王公貴族,富家子弟和文人墨客的欣賞。而純粹賣身的生意的場所被叫做妓院,檔次較低,在這裏的女子才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小編就不贅述了,大家看電視也都有了解。小編為了統壹下面就全寫的青樓女子,就不區分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下海系紅繩

“下海系紅繩”,這個“下海”壹次我們現在也在用,意思就是墮入娼門。那麽為什麽女子墮入娼門之後要系壹根紅繩呢?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壹下為什麽女子會墮入娼門,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劇情,壹戶人家實在是太貧窮了,沒辦法為了讓家裏的大人和男孩存活,只能將小女兒買到青樓,本意是為了給孩子壹口飯吃,實際卻是為了自己考慮。我相信沒有壹個女孩是甘願進入娼門的,要不就是被賣,要不就是被騙。既然不是自願,雖然以後要靠著倚門賣笑為生,但是仍然內心抱有壹線期望,期盼自己最後能逃離這個虎狼之地。所以就有了這壹根紅繩子,帶著姑娘們的良苦用心

壹、護尊嚴。進入青樓的女子,大部分都要用身體去侍奉客人,所以為了保持自己最後的壹點尊嚴,就在腰上系壹根紅繩,表示著自己並不是壹絲不掛,還有最後壹件衣服。如果紅繩被剪斷,代表心有所屬,決心從良。

二、能辟邪。中國古代向來有用紅色代表吉祥和喜慶,能辟邪,所以而青樓女子在腰間系上壹根紅繩,主要用來保佑自己不會懷孕,不會染上花柳病等。

三、求姻緣。傳說中的月老都是用壹根紅線牽男女姻緣的線,所以古代很多待嫁女子為了祈求美好姻緣,會去月老寺廟求來紅繩帶在手上,青樓女子不敢明目張膽的表示自己的意願,只好偷偷將紅繩系在腰間,早日覓得有情郎脫離苦海。

從良斷青絲

被迫進入青樓是任何女子都不願意,而這也是因為生活所導致,所以她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離開,當重獲自有之後,她們做的第壹件事情就是剪斷自己的頭發。在古人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不能輕易損害的,我們看電視都見過,青樓的女子壹般叫管事的老鴇為媽媽,所以間斷頭發以為著和青樓的決裂,也是和之前生活的決裂,表示自己要從頭來過,同時也是壹種從頭來過的寓意,是古代女子對美好生活的壹種向往之意。

別看這句話說的輕松,斷青絲容易,但是從良之後的生活確更加心酸。才子佳人、癡男怨女的故事總是很能吸引人,尤其是青樓女子和書院貢生的故事更是在歷史舞臺上被大肆演繹。可是事實上,哪有幾個讀書人願意娶從良的青樓女子呢,讀書人深受儒家教育,從小學的就是禮義廉恥,去逛青樓和妓女談笑風生,反而被認為是壹種風雅的事情,但是如果將壹個女子娶回家中卻是違反了禮教,是要被世人唾棄的,很可能因為這個原因將自己的前途也丟了。所以大部分的青樓女子從良之後要不就是嫁給有錢人家做小妾,要不是就出家為尼。出家為尼還好,從此古佛青燈,但是嫁到大戶人家做小妾就相當於跳入了另壹個火坑。所以說斷青絲容易,從良難。

“下海系紅繩,從良斷青絲”這句俗語真的道盡了壹個女子的辛酸歷程,幸運的是在現代的女子都能夠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不在受到這樣的迫害了。

小編有話說:中國古代社會是個父權社會,男性掌控著整個社會資源,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與男性相比,她們從來都無法享受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利。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脫離了男性,她們很難生存。所以墮入青樓無論賣藝也好,賣身也罷,都是苦命人。人們在嘲笑、戲謔、拿著青樓女子的故事作為茶余飯後談資的時候,卻從來沒有為這些女子的悲慘處境而難過,確實是有點“何不食肉糜”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