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大學在世界大學的排名如下:
北京大學(第10名)。
中國科學院大學(第12名)。
南京大學(第14名)。
清華大學(第15名)。
浙江大學(第20名)。
復旦大學(第25名)。
上海交通大學(第28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30名)。
中山大學(第33名)。
南開大學(第39名)。
南方科技大學(第43名)。
四川大學(第45名)。
蘇州大學(第57名)。
廈門大學(第60名).。
武漢大學(第66名)。
天津大學(第68名)。
吉林大學(第70名)。
華中科技大學(第77名)。
山東大學(第84名)。
湖南大學(第96名)。
學科排名
清華大學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54個學科參評,評估結果為A類的學科有37個。其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水利工程、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管理、設計學21個學科獲得A+評價,A+數量居全國高校之首。
本科生教育
清華大學本科教育傳承“培養具有為國家社會服務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三位壹體”的教育模式,堅持和完善世界壹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教育教學體系。
通過構建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優化本科培養方案、建設優質的課程,持續提升教育質量,使學生通過本科階段的培養成長為“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的骨幹人才。
實踐教學
清華大學在本科生中實施的SRT計劃(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每年均有60%以上的本科生參加到學校支持的1000多個項目中;實施的海外研修計劃、國際SRT、交換學習等系列項目,依托全球優質教育資源,為學生創造進入國外壹流教育、研究、公***機構的學習機會。
清華大學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學生課外學術科技賽事建設,構建服務於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學科賽事體系,每年都有6000余人次學生參與百余項各級各類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