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危機的壹個根本原因在於美國近三十年來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美國次級貸款危機爆發,始於美聯儲實行緊縮貨幣政策,利率的上升增加了投資的成本,降低了預期收益。由此導致房地產投資需求減少,在剛性供給作用下,房地產價格開始下降,進而導致次級抵押貸款逾付率開始上升,次級房地產抵押貸款風險顯現。隨之出現次級貸款及衍生證券重新估值,風險資產價值縮水,最後導致流動性收緊,金融資產市場大幅波動。
在次貸危機中,美國房貸機構,將錢貸給那些信用較差、沒有償還能力或償還能力很差的窮人購買住房,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不需要任何抵押(利率卻相對較高)。在這種特別容易拿到貸款的情況下,很多窮人買房並不是為居住,而是作為投資。也就是等房價上漲之後,資產增加,用增加的部分還貸。次貸危機從2007年8月全面爆發以來,對國際金融秩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和破壞,使金融市場產生了強烈的信貸緊縮效應,國際金融體系長期積累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得以暴露。
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壹次金融危機。起源於美國的這次次貸危機正波及全球,全球金融體系受到重大影響,危機沖擊實體經濟。中國也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