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多媒體教學及其特點
以電腦技術為核心,收集聲音、圖像,制作幻燈、動畫、影視短片來輔助教學,這就是多媒體教學,例如:模型教具、電化教學、計算機等的輔助教學的綜合應用。
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教學素材,提高了學生課上學習的興趣;增加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為教師提供了直觀、形象、高效率的教學手段,也為學生的學習、智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徑。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優勢
1.拓展學生學習方式
信息技術不僅是豐富的資源,而且是有力的學習工具。例如:我們學校的學生微機室,安裝了黑馬電子教室。這是壹個廣播教學軟件,該軟件通過教師演示,學生在自己的微機前可以很直接、很明白地接收各個知識點。在接收廣播教學的過程當中,哪個操作步驟看不明白或者跟不上隨時都可以舉手向教師提問,這就能使那些認真聽講、仔細觀察的學生用很短的時間領會到教師所要教授的內容,實現雙向對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術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因特網是壹個強大的信息資源庫。這時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適當給學生留下作業,自己完成。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網上搜索有關第二天學習的資料,學生可以上網快速地獲取豐富的信息資料,在第二天上課前把前壹天搜索到的資料帶到課堂,集思廣益,有目的地處理信息,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意識,有利於學生主動進行探索型的學習活動。
2.更新教師教學方式
教學模式即教師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而把多媒體技術應用於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必將要求教師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期達到高效率教學。
我們學校有壹個多功能語音室。在這裏,教師在前面播放廣播,每個學生座位前還有壹個小的電腦屏幕,與教師的內容同步。另外,學生在整個課堂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學生可以通過軟件舉手示意,不打斷教師的教學;這樣教師就可以在講完進度後不影響全體學生的情況下,因材施教,針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愉悅、主動地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與傳統教學模式比較來說,這種方式教師更容易掌握學生實際掌握情況,提高課堂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應註意的問題
任何事物都會有壹個萌發、發展、完善的階段,多媒體教學也不例外。和傳統教學比較起來,多媒體教學有著很大優勢,但畢竟處於發展階段,利用不當,也會出現壹些問題。
1.對於較大多數教師來說,計算機水平低,影響課件制作時間,同時可能影響教學進度
現在制作教學課件時,大部分教師用的是Powerpoint軟件。這種軟件對於初級計算機水平的教師來說,掌握起來都有難度,制作出來的課件會有很多缺點:簡單、畫面和教學內容不符等,造成在教學過程流於僵化、呆板,使課堂教學事倍功半。
多媒體教學除了要求教師熟悉教材,根據教材編制出書面 教學設計 ,而且還要求教師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制作出與教材同步的電子教案,這就是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最大區別。因此,這就自然而然地要求利用多媒體上課的教師熟悉微機、掌握微機的各項操作步驟,掌握制作課件的專用軟件。對於現階段各個學科教師來說,計算機水平低,尤其是年齡稍大點的教師,計算機操作起來困難,制作課件的速度不可恭維,編制出來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對課堂進度來說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壹個影響因素。
2.學生的想象力可能會受到壹定的限制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讓語言占主導地位(化學、物理中的實驗例外),尤其是語文,當然,有時也使用壹些簡單的圖片。語言是抽象的,對於壹些山水風景、人物的描繪,卻需要靠想象來豐富起來。多媒體教學中,制作出來的課件模式化,畫面占到相當大的比例,這也就降低了對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和要求,會使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思維趨於模式化,這壹點會制約學生的想象空間。
3.學生的自制力也是制約多媒體教學發展的壹個因素
筆者授課時,使用黑馬電子教室進行教學的次數是比較多的。在我使用這個軟件過程和從學生們的表現來看,學生們的自制力也是制約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壹個很大因素。我們在用電子教室時,會先讓學生們在學生機上打開這個軟件,當然,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聽話的,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堅持下來;很多調皮的學生會覺得這樣沒意思,他們的做法就是重啟計算機,然後並不運行這個軟件,自由自在地“暢遊”在計算機遊戲中,那麽這個教學過程對於他來說就等於零,他的掌握程度也就是零。
所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應該從教材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科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把傳統教學手段(教師的教學語言、板書、教學掛圖、課文插圖、實驗儀器、模型標本等)和電化教學手段(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服務於總的教學目標,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師素質的提高,多媒體教學必將成為教學中的主導方式。教師在這場教學方式的變革中應主動地接受挑戰、揚長避短、靈活應用、認真面對、努力學習,成為優秀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