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CCTV舉辦贏在中國嗎?
贏在中國已經宣布停辦了 以後沒有這個節目了 從贏在中國項目組發出的通知得知,項目組工作人員已經解散,贏在中國可能不會再舉辦。 贏在中國走過三季,她給全國的創業者帶來了很多實際操作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鼓舞。也讓我們近距離接觸、了解了馬雲、俞敏洪、牛根生、史玉柱、朱新禮等商界領袖和熊曉鴿、閻炎、徐新等資本巨鱷。我們衷心希望她越辦越好,永遠辦下去。但幾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項目組壹直懸而未決。今天看來,這幾個問題直接導致了贏在中國的停辦。 第壹,節目的格調到底是正統還是做秀?項目組壹直在這兩個問題上搖擺。需要和娛樂節目區別開來時,強調自己的正統;需要提高收視率和點擊率時,又去做秀。這樣壹來,把節目做成了“四不像”。這邊剛談完道德、責任感,那邊拿錢買選票甚至背信棄義。這些嚴重影響了節目的美譽度和收視率。 第二,草根創業還是精英創業?草根群眾基礎廣泛,易做成家喻戶曉。精英屬小眾群體,易孤立,招妒嫉。最後的實際結果是贏在中國做成了精英創業,曲高和寡。 第三,股權投資還是現金獎勵?開始立意時,感覺挺好,帶著壹個想法來參賽,能得到壹個註冊資金500—1000萬企業的總裁職位並擁有20%幹股(第二季漲到35%,第三季漲到50%)。但這註冊資金卻千呼萬喚不出來,到今天為止,前三季獲獎選手19人中,可能只有2人的資金到位。究其原因,這筆資金是由風險投資機構撥出,這裏已然出現了矛盾。按照國際慣例,風投壹般只占30%以下股份,不參與管理。但比賽獎勵辦法卻是風投控股,風投管理企業。風投要對選手和其項目千挑萬選。已做到幾千萬的選手也要和風投為股份討價還價。畢竟來500萬就控幾千萬的公司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於是呼,談判、考察、評估……壹來二去,幾年已過去。如果最後的獎勵直接是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的現金獎勵,估計會事半功倍。當然,橫看成嶺側成峰。管窺之見,權當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