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侗族三大節日是哪三個

侗族三大節日是哪三個

侗族三大節日是薩瑪節、仙女節、刀桿節。

1、薩瑪節

侗族薩瑪節流傳於貴州及周邊的侗族地區,是貴州南部侗族地區現存最古老而盛大的傳統節日,有侗族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風俗的遺留。

薩瑪節是侗族現存最古老的傳統節日,壹般只允許已婚的婦女和少數德高望重的寨老參加,被人們稱之為侗族的婦女節,是侗族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風俗的遺留。

2、仙女節

仙女節是怒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蘊涵著豐富的怒族文化,怒族的民間舞蹈、傳說故事、音樂等,在節日裏得到保存和展示。

怒族仙女節又稱鮮花節,流傳於雲南怒族聚居區,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延續三天。節慶活動包括祭祀仙女洞並迎接聖水、歌舞求福、體育競技三大類別。

3、刀桿節

傈僳族刀桿節,傈僳語叫阿堂的,意思是爬刀節,它是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的傈僳族,以及彜族的傳統節日,節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

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桿節中主要的習俗表演活動,它再現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嶺的生活經歷及艱苦卓絕精神,同時也是壹種民間傳統習俗活動。

侗族的歷史:

對於侗族的歷史源流,史學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觀點有四種:壹種認為侗族是土著民族,自古以來就勞動生息在這塊土地上,是在這塊土地上形成的人們***同體;第二種認為,侗族是從都柳江下遊的梧州壹帶溯河而上遷徙到今日侗鄉的,因為南部方言的侗族中都流傳有“祖公上河”的遷徙歌謠。

第三種認為,侗族是從長江下遊的溫州壹帶經過洞庭湖沿沅江遷徙來的,因為北部方言的侗族中流傳的“祖公進寨”歌有這樣的傳說;第四種認為,侗族的主體成分是土著,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了從外地遷來的其他民族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