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第壹個回答。
細數重慶周邊的風景區,大都已去過----金刀峽、仙女山、金佛山、峨眉山、鯉魚河。
那些慕名已久,卻又無緣相見的美景,差不多是距得太遠,舟車勞頓不堪忍受的----我有暈車的壞毛病,壹旦發作,天旋地轉,任由人間天堂,也無福消受了。 這次是下決心要走得遠壹點了。
清麗的景色離城市愈來愈遠,人們仿佛追逐花期的蜜蜂,不由自主地隨之而去。 天也似乎在引誘著蠢蠢欲動的心。
節前陰雨纏綿了好長壹段時間,秋意趨濃。 每日走在濕漉漉的街道上,漸漸對陽光陌生起來。
不料到了準備出發的前壹日,雨竟然停了,讓人在心中突添了幾分喜悅。 待車在彎彎的山路上急速前進的時候,滿眼的畫卷使得看慣了城市中灰白的高樓、藍玻璃幕墻的眼睛壹下子被撲面而來的綠色撐得滿滿的,好象要裂開了似的。
大山之中可供種植的的平地很少,於是當地的農民就見縫插針地在山地上每壹小塊空隙種上紅薯或別的作物。 茂茂密密的綠葉簇擁著,四面散開來,恰似掛在山間的壹汪汪碧綠的泉水,又好象在其間跳躍的精靈,沈寂的山坡因此而更加生趣盎然。
初秋的天氣,空氣裏有尚未來得及褪去的夏天的味道。 陽光在山路上時隱時現,時而在壹片片葉面上閃過,發出鏡子壹樣的光芒。
而藏在山的陰影裏,就是潑墨壹樣濃郁的深綠。 路邊的蘆葦瘦瘦的,仿佛過去某個朝代不盈壹握的美人腰肢。
白蓬蓬的蘆花應該是到深秋才會綻放,隨處飄散。 而現在,它們只是壹面面小小的三角旗,順著風吹的方向生長,為旅途中的人指引方向。
中途下車歇息,田埂邊的池塘裏,荷葉仍然碧綠可愛。 慵懶的影子閑閑的映在水面上,偶有幾只鴨子在其中嬉戲覓食。
想來那胖胖的藕節還未曾挖出來,不然,那荷葉早該雕零了。 想起去年十月出遊,也是經過壹片荷塘,枯槁的荷梗倒映在水中,千奇百怪的姿態。
在那壹刻,深切體會到秋的肅殺。 而今年,秋來得緩了,輕輕的腳步,慢慢的靠近。
讓人可以真切從容地細品這壹季成熟的韻味。 我們的車在山路上卷著渾黃的塵土前進,常常可以看到路邊有赤足的農村孩子行走。
見到我們的車,停下來回頭看著,壹直到車越過他們,轉過頭,還在看。 他們衣著都很差,大部分的孩子還背著碩大的背簍,沒穿鞋的腳丫上糊著泥巴。
但途中所見的希望小學都修得整齊完善,不知為什麽又松了壹口氣,希望還是有的,不是嗎? 四面山最著名的是瀑布,最著名的瀑布就是望鄉臺瀑布。 望鄉臺瀑布上下落差達152米,遠望似壹襲長長的白紗懸於兩山之間。
這個瀑布與中國大部分的景點壹樣,是與愛情有關的。 光有風景是不夠的,總要有個淒美愛情為它增添更多讓人懷念的韻味,雖然那些故事總有類似的情節。
古時壹對相愛的男女,因世俗的種種原因不能終身廝守,就相約在這高高的山崖上躍下,自盡而亡,但他們的的魂魄思念故土,化為瀑布永遠遙望故鄉的方向。 當站在望鄉臺瀑布的下面,我真正感到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少。
還隔得遠遠的,就已經有飛濺的水點濡濕我的頭發和衣襟。 轟然的水聲淹沒了人聲的喧嘩,飛瀑落下的水潭表面浮著壹層雲煙,那是水形成的霧氣。
潭中露出的巨大石頭上刻著這樣幾個字"三疊"、"丹"、"玉"、"翠"。 初來的人都會讀錯這幾個字的意思,正確的讀法應該是"三疊丹"、"三疊玉"、"三疊翠"。
"三疊丹"的意思是指瀑布周圍 *** 的土壤是紅色的;"三疊玉"是指瀑布在下落的過程中水跌如碎玉;"三疊翠"是指瀑布之外包圍著的漫山遍野的綠色植物。 寥寥幾字盡收望鄉臺瀑布的精妙,更勝過千言萬語的描繪。
順著在峭壁上鑿出的棧道,來到瀑布的後面,仿佛孫猴子的水簾洞。 隔水看山外風景,風景愈加朦朧而綽約。
低頭看著瀑布墜落的方向,心中竟然想,順著這水柱飛身而下,那會是什麽樣的感覺? 接下來的行程是大洪海。 雖被稱為海,實際上是壹個面積頗廣的湖泊。
據說這跟九寨溝壹帶稱湖為海子的道理同出壹樣,聽到的人在心中就先深遠了起來。 青山綠水,泛舟湖上。
聽船工"吱吱呀呀"搖槳掌舵,看船頭所到之處水面下魚兒四散逃逸。 有風掠過湖面,又在發梢撫了過去。
壹時間心曠神怡,忘了身在何處。 大洪海中有壹樣很有意思的鳥,當地人稱之為"打滾鴛鴦"。
所謂"打滾",是巴渝壹帶的俚語,含有不正經、不做正事的意思,用來形容這小小的鳥兒,倒是很新鮮的。 這種鴛鴦的日常生活就是白天覓食,接近傍晚的時候則開始行動尋找伴侶,夜幕降臨後雙雙對對進入洞房, *** 緣,天明即各奔東西。
第二天,舊戲上演----只是忘了舊愛,換了新歡。故被人冠以"打滾鴛鴦"這壹不甚雅觀的名稱。
聽了這個名字的來由,不由想起城市中發生的某些情節,與這鳥兒的習性倒有相似之處。 船上的人都對這種不守常規的鳥兒抱著極大的興趣,壹個個睜大了雙眼在湖面上搜尋。
找了半天也沒見著那種常常以五彩斑斕的艷麗形象繡在新娘的嫁妝被物上的鳥。 正在失望之際,靠近湖邊的草叢中冒出壹只灰撲撲、渾身土褐色羽毛、個頭比剛孵出來的鴨子大不了多少的醜家夥,它在水快速的遊來竄去,時而壹個猛子紮進水裏,很久才在另壹處水面冒出頭來。
"那就是打滾。
2. 遊四面山土地神巖作文遊四面山
銅梁縣實驗壹小 四(8)班 陳思毅
聽說四面山能避暑,風景也很美麗,我們這次終於有機會到四面山去欣賞壹番。我們壹家人準備好了行裝踏上了快樂的旅程。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了四面山腳下。
進
了山門後,汽車緩緩地行駛在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中間,兩旁的花草樹木向我們招手問好;小鳥兒唱出動聽的歌歡迎我們的到來。打開車窗,不時還吹來壹絲絲涼悠
悠的風,風中還送來壹股股誘人的花香呢!再往大山深處,自然是松濤陣陣,蟬叫鳥鳴,林子裏靜幽而涼爽,似乎很久都沒有人打擾過。我們壹直走,約模兩個小
時,才到了四面山美麗壯觀的瀑布——望鄉臺瀑布。
望鄉臺瀑布落差很大,遠遠望去像壹條白練懸掛在兩山之間。今天我們還算來得是時候。我站在
瀑布腳下,看到瀑布掉進水譚,水氣蒸騰,陽光恰好斜斜地照在上面,於是壹道淡淡的虹橋便顯現了出來,那虹橋淡得雖然幾乎讓人無法辨認,可是卻久久地停留在
那裏,壹陣風掠過水潭,彩虹也不肯散去。
觀賞瀑布之後,我們便來到大洪海。說是海,這裏其實就是壹個寬廣的湖泊。在這裏我覺得最好玩的就是水中遊,我們乘著船,也有許多船交差;有的船上有水槍,向我們打來,我們也不甘示弱向他們反擊,打得人在船上感覺像下雨似的,我們全身都弄得濕漉漉的,像壹個個落湯雞……
我們從大小洪海由響水灘南行2公裏,有壹個高壩長湖,蜿蜒長近萬米。左岸岸邊:群鶴棲立,千樹皆白。修竹萬?,碧葉婆娑,青翠欲滴,夾岸青山隱隱,百花含笑。滿湖碧水粼粼,時有鴛鴦雙雙出遊……
四面山真的很美,依山傍水,涼風習習,鳥語花香,真是暑天玩賞的絕佳之地。
3. 四面山之行作文暑假,我和媽媽到四面山旅遊。
四面山的風景比我想象中的要美麗許多。四面山距江津市區有八十八公裏,山深林密、風景秀麗。
在第壹段顯得有點多余帶著對四面山無限的向往,關於向往,可以在前文作壹些鋪墊我們直奔四面山而去。蜿蜒崎嶇的山路旁,樹木茂盛、植被蔥郁,緊緊地吸引著我們的目光。
進入四面山後,我們的第壹個目的地是望鄉臺瀑布。我們壹行人默默地走著,都在心裏想象著瀑布的樣子。
隨著我們的前行,聽見了轟隆隆的水流聲。聲音越來越大。
聲瀑布!所有的人都激動了起來,向瀑布飛奔過去。放眼望去,壹道白色的水幕從天而降,好高好寬的瀑布。
讓人不由地想起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鄉臺瀑布高152米,寬37米多,巨大的落差騰起的水霧就像蒙蒙細雨。
我們往瀑布的最裏面跑去,水霧越來越密,風越來越大。淋濕了我們的衣服,吹壞了雨傘,可是沒有人在意這些,我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忘記了壹切。
我們去的第二個景點時(是)大洪海湖。由響水灘南行兩公裏,有壹個高壩。
壩後就是長近萬米的大洪海。湖的兩岸時(是)密密叢林,湖水中不時有成對的鴛鴦戲水。
坐在船頭,耳邊涼風拂過,真是涼爽。湖面上遊船來往穿梭,有興致的遊人可以和迎面而來的船上的人打打水仗,或者和同向的遊船賽起了龍舟,認識的、不認識的都在高喊“加油”,笑在壹起,鬧在壹起。
到處都是遊人的歡聲笑語。好開心哦!描寫比較細致,但是語言不夠通順四面山還有許多景點,比如小洪海、水口寺、臥龍溝等等地方。
四面山真是修身養性、旅遊避暑的好地方。有機會我還會再去的。
結尾稍顯匆忙。
4. 介紹四面山的作文50字我的家鄉在美麗的山城——重慶。
重慶有山有水,風景如畫,著名的景區景點數不勝數,四面山就是其中的壹個景點。暑假的壹天,經過商量,我和爸媽壹起來到了四面山玩。
四面山位於江津區境內,距重慶市區140千米。四面山因山脈四面圍繞而得名。
山勢南高北低,最高峰蜈蚣嶺海拔1709.4米,最低處海拔560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3.7℃,降水量1522.3毫米。
四面山,山上原始叢林密密麻麻,眾多溪流、湖泊、瀑布點綴於蒼山綠樹之間,目不暇接的動物、植物更為景區增添了盎然生機。四面山的瀑布最為壯觀,有大小瀑布100多處。
瀑布傾瀉激蕩,掀起滿天煙霧,轟然鳴響,數裏之外也能感受到其威勢。望鄉臺瀑布高152米,寬40米,居我國高瀑之首;水口寺瀑布高94米,懸掛在壹個天然洞穴之下,景象奇特;鴛鴦瀑布比翼齊飛,撩人遐思。
風景區內的洪海湖,湖水晶瑩清澈,靜如明鏡,蜿蜒逶迤於深山峽谷、莽莽森林之中。蕩舟湖上,心曠神怡。
四面山原始綠闊葉林帶在同緯度中保存較好,有植物1500多種,珍稀瀕危植物19種,其中刺桫欏是3.5億年前的史前殘遺植物。動物207種,其中屬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16種,省級保護動物8種。
其主要景點有大窩鋪、八角尖、坪山、吊橋、花果山、水簾洞、駱駝山、象鼻嶺、猴子山、老虎嘴、倒流水、和尚山、摩天嶺等。我們壹行人好不容易來到了四面山鎮。
看到這美麗的原生態之地,建起了壹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小鎮,我們興奮不已,在此逗留壹陣後,找了壹家環境優美的食店解決了我們的午餐。 中午時分,我們離開小鎮,向大山深處走去,在叢林中的山間穿行。
走進大山深處時,迎面而來的是山重水復的“迷宮”,突然看見小河邊上聳立著壹座白色樓房,樓房邊還有小樹林,美麗至極。只見壹道白色的瀑布從天而降,婉如銀河倒掛,巨大的水流從絕壁頂端飛流而下。
這就是號稱“華夏第壹高瀑”的望鄉臺瀑布。稀有的自然奇觀,美麗至極。
爸爸媽媽爭先恐後站在瀑布前合影,留下這珍貴的瞬間。離開望鄉臺瀑布,汽車返回壹段裏程後,再折行而上,壹道大山擋在面前。
汽車艱難地行駛在水泥公路上,從簡易的隧道穿過,眼前壹片光明。大約幾分鐘車程後,迎面而來的是壹拱形高壩,這就是所謂的大洪海。
與其說是海,不如說是湖泊更為確切些。大洪海四周,樹木郁郁蔥蔥,草木茂盛,看不見壹點小石子,山上被厚厚的植被所遮掩,聽說還有兩三個小時的水上路程,爸媽開始分工了。
媽媽在船頭看風景,我負責錄影,爸爸則雙手握住槳學艄公的樣子前俯後仰蕩起雙槳。乘船來到大洪海盡頭的水濱碼頭,我們棄船徒步,跨過壹座石拱橋,走過壹排木質店鋪,沿著水泥便道,穿過壹片苗圃地,路過幾家農家樂、射擊騎馬場和壹座千年古墓,來到了這座古老的渝黔界碑(過去叫川黔界碑)集市,這塊界碑幾經風雨剝蝕,早已殘破不堪,被歷史的滾滾洪流淹滅,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渝黔界碑與其遙相呼應。
旅遊者仿佛到了國界般的激動,紛紛站在界碑前合影,我們也不例外。這次遊四面山使我收獲了許多,也讓我大飽眼福。
5. 千萬古樹洪海怎麽寫作文(500字)滿園奇花異樹,枝柯交橫,古寺樓閣,掩映其間。這就是古鎮新塍小蓬萊內的景色。每次到新塍總忘不了去園內轉轉,踏踏小橋流水,賞賞鳥語花香,真有進了“小桃園”的感覺。
小蓬萊邊上有座千年古剎能仁寺,該寺初建於梁代天監二年(503)。那是蕭衍的時代,這個喜歡拿著念珠到處“阿彌陀佛”的皇帝在龍椅上壹吆喝,全國就像雨後春筍似的冒出了許多寺廟,新塍能仁寺便是其中壹座。當然沒有這座寺廟,或許也就沒有這棵與寺廟同齡的千年古樹。這是壹棵銀杏樹,銀杏多為雌雄異株,據記載,寺中原本有兩棵,壹雄壹雌。清朝的壹場大火使這對在不近女色的清修之地躲藏了千年的夫妻,陰陽兩隔。從此,能仁寺中又多了壹個羅漢。
站在這棵千年古樹下,足以讓妳感覺到1500多年的樹齡是如何的德高望重。粗壯的主幹需要五六個人合圍,參天茂密的樹枝更是把壹大塊土地遮了個嚴實。人的壽命在它的面前實在太微不足道了。長命百歲的壽星站在它的腳邊,年幼得可以忽略不計自己的年齡。
在樹下,我常常猜測是誰種了這棵千年古樹。應該是能仁寺裏的和尚吧,是小沙彌還是老和尚呢?我在腦海裏編寫最合理的想象:1500多年前,能仁寺外壹片光凸,老和尚對小和尚們說,我們種兩棵樹吧,可以為我們的寺廟擋風遮雨。於是,壹群老小和尚便在念佛誦經之余,種下了這兩棵樹。結果這兩棵樹知恩圖報地為寺廟擋了壹千多年的風雨,只是沒有擋住日本鬼子的炮火,不過也給我們留下了歷史更為形象的記憶。植樹和尚也算是功德無量了。
曾有壹段時間,我對古樹還有壹點小小的怨恨。那是我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班上幾個同學相約去小蓬萊玩耍,結果就在這棵大樹的眼皮底下被幾個小流氓摸走了口袋裏的幾塊錢。當時我們還不敢吭聲,想來真是窩囊,然後把窩囊氣撒到了古樹身上,甚至還用腳狠狠地踹了幾腳,心中暗暗罵道:什麽千年樹王,連這麽幾個小流氓都阻止不了。後來想想覺得很可笑,在樹的經歷中,我們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算得了什麽呢?這壹千多年來,古樹經歷了多少朝代的更替,遭遇了多少腥風血雨,沒有壹本帳可以為它算清楚。面對洪水幹旱、烈火焚燒、喪妻之痛,古樹都壹壹忍受並依舊吸取宇宙之精華,燦爛地生活在天地之間。它似乎在向世人昭示壹個道理:活是根,快樂是本,活並快樂著,是生命之根本。
去年秋天,去看這棵有著千年道行的古樹時,我拾了幾片小扇狀的樹葉,夾在書中,帶了回來。小時候我常拿它的葉子做書簽。隨著年齡的增長,見到古樹的心情也慢慢在發生變化,最近每次見它,我總會想起唐代詩人徐凝的詩句:“古樹欹斜臨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行人不見樹少時,樹見行人幾番老。”
6. 遊四面山日記200字以上300字以下我今天早上6點半就起了床。
爸爸說:‘去四面山’。我壹聽,就馬上吃完飯,跟著爸爸、媽媽、弟弟和外婆就出發了。
我上了車,過了壹會兒,我就睡了。當我醒的時候,已到了四面山大門,進了大門,我看見了滿山遍野的的青翠。
開了壹會兒的車,我們到了第壹站:望鄉臺瀑布。望鄉臺瀑布是我國最高的壹個瀑布,高151米。
此時,我想起了壹首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妳從半山腰望到潭底,就會看見五顏六色的彩虹,美麗極了!站在瀑布邊,我感到壹絲絲涼意,因為瀑布流下來,濺起的水珠,會撲面而來。
看了瀑布後,來到第二站:去洪海坐船。船是用木頭做的。
然後我看見了漂亮的壹團壹團的映山紅,我還吃了映山紅,酸酸甜甜的。我看到了河邊的樹,真是樹木茂盛。
最後壹站:我們去了界碑。界碑是重慶和貴州相交接的地方,我在那裏,買了壹幅仕女圖,還買了壹套套娃。
今天我們的行程終於完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下壹次再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