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隨州綠地要建多少年

隨州綠地要建多少年

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為2016-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6-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

2、城市性質與城市規模

城市性質: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要的旅遊城市,世界華人謁祖聖地和中國專用汽車之都,鄂北區域性中心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城市規模:規劃遠期2030年,市域戶籍人口規模約為295萬人,常住人口規模約為3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集中建設區人口規模約為108萬人,城市建設用地為118.5平方公裏,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為109.7平方米。

3.城鄉規劃

3.1城鄉空間結構規劃

規劃構築“壹主兩翼,三軸多點”的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

壹主是指隨州市區,是帶動全市發展的核心地區和全市工業化、城鎮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主要載體。兩翼是指廣水市區和隨縣縣城 (厲山鎮)。

三軸是指實現市域外聯內聚的三條功能軸,包括武西發展軸、隨州市區——廣水發展軸、殷店——隨州市區——洪山發展軸。多點是指支撐市域均衡發展的城鎮節點,包括殷店鎮、洪山鎮兩個市域次中心培育城鎮和楊寨鎮、小林鎮、唐縣鎮、萬和鎮、郝店鎮、長嶺鎮、府河鎮、長崗鎮、陳巷鎮、武勝關鎮、均川鎮、安居鎮、洛陽鎮13個重點鎮。

3.2城鄉等級規模結構規劃 市域城鎮規模劃分為五級。

(1)壹級城市1個。規劃城鎮人口規模為108萬,為隨州市區 (含淅河鎮)。

(2)二級城鎮2個。其中廣水市區規劃城鎮人口規模為35-45萬,隨縣縣城(厲山鎮)規劃城鎮人口規模為20-30萬。

(3)三級城鎮3個。規劃城鎮人口規模為5-10萬,包括洪山鎮、殷店鎮、唐縣鎮。

(4)四級城鎮18個。規劃城鎮人口規模為1-5萬,包括府河鎮、長嶺鎮、楊寨鎮、郝店鎮、武勝關鎮、洛陽鎮、萬店鎮、萬和鎮、均川鎮、安居鎮、三裏崗鎮、小林鎮、環潭鎮、余店鎮、陳巷鎮、何店鎮、長崗鎮、尚市鎮。

(5)五級城鎮14個。規劃城鎮人口規模小於1萬,包括太平鎮、駱店鎮、蔡河鎮、吳店鎮、馬坪鎮、關廟鎮、李店鎮、草店鎮、淮河鎮、吳山鎮、柳林鎮、萬福店、高城鎮、新街鎮。

3.3城鄉職能結構規劃

建立 “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次中心培育城鎮——特色小城鎮”四個職能等級,差別化制定發展策略和職能分工,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統籌和壹體化發展。

3.4市域綜合交通規劃

(1)主要對外交通設施

在隨縣王崗通用機場的基礎上,按照民航飛行區4D級標準,控制預留未來隨州機場建設用地;廣水八裏岔軍用機場作為遠景彈性預留。

規劃設置“兩主三輔”的市域鐵路客運樞紐體系。“兩主”為隨州南站和隨州站;“三輔”為隨縣站、厲山站和廣水站。規劃三個鐵路貨運樞紐,分別為隨州站、厲山站和小林站。

(2)公路

高速公路:在現狀漢十高速、隨嶽高速和麻竹高速基礎上,謀劃新增隨州至信陽高速公路和隨州北環高速公路,同時積極對接京港澳高速公路。

國省道:規劃形成由6條國道、13條省道構成的地方幹線公路網,實現市域所有市縣通高速或壹級公路,所有鄉鎮都有省道或省道以上級別道路貫通。

壹般公路:在現有部分縣鄉道路基礎上完善和補充;景區旅遊專用公路達到二級公路標準;重要縣道提檔升級改造為二級路,基本實現縣級公路和部分重點鄉級公路達三級以上公路標準、所有鄉級公路達四級以上公路標準。

(3)鐵路

高速鐵路:規劃新建漢十高鐵和漢隨城際;規劃預留隨州-信陽、隨州-荊門高鐵線位。

快速鐵路:規劃預留隨州-麻城-安慶鐵路通道。

普速鐵路:在既有漢丹鐵路、京廣鐵路、寧西鐵路連接線的基礎上,加快寧西鐵路聯絡線電氣化改造。規劃新增月益鐵路,以貨運為主,兼部分客運功能。

4、集中建設區規劃

4.1集中建設區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壹主壹副、雙軸多組團”的多中心組團式結構。

“壹主”是指依托現狀隨州高新區與老城區核心形成的綜合型城市主中心。

“壹副”是指依托隨州南站形成的綜合型城市副中心。

“雙軸”是指沿交通大道、炎帝大道形成的南北向城市拓展主軸,以及沿隨州站、隨州南站間形成的東西向城市拓展主軸。

“多組團”是指布局相對緊湊、功能相對獨立的城市組團,包括老城組團、城東組團、擂鼓墩組團、城南組團、北部組團、淅河組團。

此外,預留潛力空間與戰略儲備空間,應對遠景彈幕

4.2分區指引

(1)老城組團:規劃人口10.5萬人。功能定位為隨州歷史文化與城市格局傳承保護區、全市傳統商業中心、城市重要的公***活動區域和休閑旅遊目的地。

(2)城東組團:規劃人口50萬人。功能定位為區域中心城市職能核心承載區、市級綜合生活服務中心、新型現代生產服務中心。

(3)擂鼓墩組團:規劃人口11萬人。功能定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博覽區、市域旅遊服務核心區與接待中心、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

(4)城南組團:規劃人口17萬人。功能定位為對接武漢合作窗口、區域交通樞紐、全市政治、商貿、文教中心,綠色生態新區。

(5)北部組團:規劃人口8萬人。功能定位為集中建設區-厲山壹體化發展示範區、市域現代制造業基地、綠色農產品加工基地。

(6)淅河組團:規劃人口11.5萬人。功能定位為市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產城融合示範區和城鄉統籌示範區。

4.3綠地和公***服務設施用地布局規劃

(1)綠地規劃

規劃2030年,實現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不少於40%,建成區綠地率不少於35%,城市公園和公***開敞空間(400平方米以上)步行5分鐘覆蓋率達到80%以上,各項指標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標準。

(2)公***服務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按城市級、片區級、社區級三級公***服務中心體系配置,形成“壹主壹副多中心”的中心體系。

依托現狀高新區核心和老城區核心形成綜合型城市中心。

依托高鐵站布局市級副中心,重點發展商務辦公、教育科研、文化會展以及旅遊服務等職能。

規劃多個專業化職能中心,包括位於城南組團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文化展演中心和商務辦公中心,以及位於城東組團的體育中心、生產服務中心、技術研發中心。

4.4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

(1)道路網結構

規劃形成符合帶型城市交通特征的“十二橫九縱”骨架路網體系。

“十二橫”是指甘溝子路、經開大道、兩水大道、北外環路、桃園路、清河路、青年路、解放路、迎賓大道、編鐘大道、紅旗路、淅魏路。

“九縱”是指隨州大道、裕民大道、炎帝大道——繞城南路、擂鼓墩大道——中環路、白雲大道、沿河大道——神農大道、交通大道、季梁大道、鹿鶴大道。

(2)公***交通系統規劃

結合公交線網布局,在交通大道規劃1條隨縣——隨州市區——淅河的BRT線路;規劃預留編鐘大道、青年路2條BRT線路,作為隨州南站-隨州站、隨州站——客運西站的快速公交通道。

“九橫”是指兩水大道、解放路、青年路、迎賓大道、編鐘大道、桃園路、清河路、紅旗路、淅魏路。

“五縱”是指交通大道、鹿鶴大道、季梁大道、烈山大道、擂鼓墩大道——白雲大道。

(3)慢行系統規劃

沿氵厥水、涢水、府河、漂水、白雲山公園等打造濱水環山綠道系統。沿護城河、擂鼓墩遺址公園打造歷史文化綠道系統。沿紅石巖、馬鞍山2個水庫打造風景名勝綠道系統。沿繞城公路、新316國道等打造環城綠道系統。

4.5城市特色風貌規劃

依托自然山水與城市景觀,形成“群山為屏、水網相連、三心引領、六區輝映、軸線交織、多點凸顯”的總體景觀結構。

結合白雲山、東團坡、義地崗等山體構建生態屏障,結合涢水、氵厥水、漂水、府河等水體構建生態網絡。

依托生態、人文空間打造老城人文景觀核心、南站人文景觀核心與文化公園自然景觀核心。劃分老城人文景觀風貌區、新城現代景觀風貌區、生態商務景觀風貌區、高新產業景觀風貌區、產業綜合景觀風貌區、生態文化休閑景觀風貌區等六大景觀風貌區。

沿主要的交通幹道及綠道形成的景觀軸線,圍繞景觀軸線塑造自然景觀節點和人文景觀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