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如何評價“如果男人有錢就去旅遊”這句話?

如何評價“如果男人有錢就去旅遊”這句話?

如果有錢,妳當然也可以旅旅遊,這是男人的幸福。

作為女人來說,有自己的壹份穩定工作,讓自己有不伸手拿錢的底氣,丈夫顧家體貼,孩子孝順,家庭和睦,年輕漂亮,這是女人的幸福;每壹類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我覺得是不相通的,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現在的人都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價別人。

但是人類個體間是無法在感情上做到感同身受這四個字的,因為這句話本身放在現在社會去理解,就會是以下的解釋:

1、大多數時候我們對陌生人的感受根本不關心,因為這個社會讓每個人都感到疲憊,即使想關心,也可能會被誤會成是帶有其他色彩的關心;

2、我們在關心他人的時候,其實並不了解事情的發展經過,只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試著理解,無疑於是在營造壹種假的親密關系,想通過此種方式拉進彼此關系;

3、如果將事事都與自己聯系上,這種內心所感受到的重量是無法描述的。

我們都知道,在疫情期間,旅遊行業是壹個受沖擊格外大的行業。這個行業的“外傷”,我們都能看到,也很容易理解,就是需求銳減。

就拿航班來說吧。國際旅行數據提供商OAG做了壹個統計,進入五月,全球航班的數量相比起去年下降了70%左右。在疫情較為嚴重的美國和歐洲,5月航班數量同比下滑接近85%。

像是倫敦的希思羅機場,去年4月總計承接了680萬的旅客,今年4月只有20萬人;而美國的交通安檢部門呢,去年4月經手的旅客有7000萬,今年只有320萬。

相比起歐美,中國的情況當然好很多,不過從數據來看,恢復的過程仍然路漫漫。根據OAG的統計,截止到5月份,中國航班數量相比起去年仍然低30%。

不過,如果單看需求的下降,我們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件事對於旅遊業的沖擊。旅遊業是個很特殊的行業,它的特殊之處就在於,這個行業的商業模式決定了,這本來就是壹個抗壓能力比較弱的行業。

需求銳減,是旅遊業的外傷;旅遊業自己本身的脆弱性,也同時在制造“內傷”。

我們還是拿航空業來舉例。如果妳不了解這個行業,可能會覺得,這個行業財大氣粗啊,畢竟坐壹次飛機那麽貴,飛機上還有各種各樣的收費服務。

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航空業是壹個“薄利多銷”的行業,利潤薄到什麽程度呢?

《華爾街日報》做過壹個分析,說在國外,如果壹趟航班有100個座位,利潤有多少呢?利潤只有1個座位賺的錢。

剩下的99個座位,覆蓋了各種各樣的成本,比如燃油的費用需要29個座位的收入來覆蓋,人員薪水需要20個座位,政府稅費需要14個座位,維修費用需要11個座位等等。

反正這麽算下來,這麽壹趟100人的飛機,得有99%的上座率才能賺到錢。

當然,平均下來沒有那麽誇張。總體來說,對於國外的航空公司來說,上座率達到2/3,才有賺錢的可能。

那咱們國內的情況是什麽樣的呢?我在公眾號“藍翼說”上看到壹個分析,說國內壹趟航班,從每個乘客身上,也就能賺到壹兩杯星巴克的錢。

如果把國內三大航的利潤拿出來,除以運送的旅客人數,妳會發現,國航平均運送壹個旅客,賺63塊;東航賺27塊;南航賺20塊,而這三大航的業績已經算非常不錯了。

當然,這種計算方式比較粗暴,不過通過這筆賬,我們能很直觀地理解,為什麽旅遊業的抗打擊能力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