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的文體為詩歌,詩歌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壹般分行排列,註重結構形式的美。它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詩歌的內容是社會生活的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
2、詩歌抒情言誌,有豐富的感情與想象。
3、詩歌的語言具有精練、形象、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語言具有音樂美。
4、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
楚辭簡介
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造的壹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壹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
並成為繼《詩經》以後,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壹部詩歌總集。並且是我國第壹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