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減退是現在很多人都遇到的問題,壹方面和年齡的增長有關系,另壹方面和自己的生活習慣也密不可分。下面是我為妳整理的30歲後記憶力下降的原因,希望對妳有幫助!
記憶力下降的原因
1.壓力過大
適度的壓力可以促進記憶力,但壓力過大會傷害記憶力。研究表明,壓力使得腎上腺分泌皮質醇,而皮質醇過高則可以殺死大腦中對學習和記憶起到關鍵作用的海馬。青年人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工作量過大會讓人產生過重的心理壓力,人也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反而增加壓力,影響記憶力。長此以往,必然陷入壹個惡性循環中。
2.睡眠不足
青年人由於工作量大,經常加班熬夜工作,直接導致睡眠不足。大量研究證實,缺乏睡眠的人在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創造力和制定計劃的能力都會降低,這很可能與缺乏睡眠後,大腦前額葉皮層活動降低有關。
由於平日睡眠不足,大多數年輕人壹到周末或者節假日就喜歡睡懶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補眠。然而睡懶覺會使大腦皮層抑制時間過長,時間久了會導致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還會使免疫功能下降,擾亂身體的生物節律,使人懶散,產生惰性。
所以,即使是休息天也不宜睡懶覺,應該按照日常的生物鐘起床。而平時也應該合理安排工作,逐步改掉睡眠不足的習慣。
3.過度?宅?在家中
現在的?宅男?宅女?越來越多,壹到休息天就喜歡宅在家裏,把時間都花在睡覺、看電視劇這類不需要怎麽動腦的事情上。然而,思考是鍛煉大腦的最佳方法,不願動腦只會加快大腦的退化,降低記憶力。
愛宅的人大多都不喜歡動,平日也很少進行運動鍛煉。這也是降低記憶力的壹個原因。因為運動對大腦的好處非常明顯,它使得更多新鮮血液攜帶著大量氧氣通過大腦,給大腦豐富的滋養。同時運動可以刺激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促進大腦神經元的生長。
4.長期抽煙酗酒
工作之余總有許多無法推脫的應酬,在各種交際場合上總少不了煙酒。而且,年輕人也喜歡用抽煙酗酒作為減壓的壹種手段。長期抽煙酗酒可能大腦血液供應不足,血流不暢的地方的腦部細胞有可能逐漸萎縮,嚴重者有可能記憶力逐漸減退並引起癡呆。
5.吃太多高熱量食物
來自美國農業部人類營養研究中心和南卡羅來納大學的專業人員認為,飲食對於大腦衰老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是有影響的。日常飲食應註意減少熱量的攝入,多吃水果、幹果、蔬菜、魚肉和雞肉,可以降低年齡相關的認知下降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發展的風險。所以,愛吃油炸食品等高熱量食品的人,尤其偏愛零食的女孩們,平日應該註意節制。
6.輕視早餐
上班族們經常因為趕著上班,就不吃早餐或者早餐的質量差。但是,早餐是大腦活動之能量源泉,不吃早餐,體內無法供應足夠的血糖,會感到疲勞、精神無法集中、反應遲鈍。大腦的營養長期供應不足,自然會對大腦有害。此外,早餐也要營養搭配得當,其質量與思維能力也有密切聯系。
7.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隨著科技的發達,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比如電視、電腦、手機等。尤其是年輕人,上班對著電腦,下班拿著手機不放。美國科學家測試發現,當向被試者釋放壹種家電很普通的微弱電磁場時,他們的短時記憶下降了。前蘇聯的測試表明,低頻電磁場可引起多動癥和幹擾睡眠習慣,損害記憶和邏輯思維。這些電子產品所發出的輻射會產生電子煙霧,可影響記憶,導致學習能力喪失、大腦和行為混亂、造成抑郁癥。
8.蒙頭睡覺
隨著棉被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氣濃度不斷下降,長期吸進潮濕空氣,對大腦危害極大。
提高記憶力的習慣
1. 集中註意力8秒鐘
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正是這條建議如此重要的原因:當妳真的需要記住壹件事時,至少集中註意力8秒鐘。當妳深陷無數件事急於完成時,這看起來似乎是壹段很長的時間,但是是值得的。研究顯示,大腦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最短也需要8秒。
2.不要隨便換環境
我們都有過進入壹個房間突然發現忘了自己剛才在想什麽的狀況。別擔心,妳並沒有變得更健忘?妳的大腦很有可能只是因為走過壹扇門就空白了。研究者們發現,不管是在虛擬還是現實世界,相比於在同壹個房間中,實驗受試者在穿過壹扇門後更容易忘掉剛剛在罐子中放入了什麽東西。科學家們還不能解釋其中原因,但進入壹個新地方似乎會重啟我們的記憶。
3.握 拳
如果妳在學習中記不起東西,用力攥緊拳頭。正確的握拳姿勢可以顯著提升大腦提取信息的能力。研究顯示,如果妳是右撇子,在試圖回憶起壹件事之前妳應該右手握拳。然後妳開始回憶,並握起左拳(左撇子則相反)。保持這樣的姿勢呆壹會,研究發現握緊拳頭45秒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4.鍛 煉
我們不得不承認,科學認為鍛煉在解決任何問題上都很重要,記憶力也不例外。身體活動加強腦的活躍和供氧程度,甚至也許還可以促進大腦中負責記憶的細胞的成長。壹項研究發現,女人們在輕度運動之後能更好地回憶起事情。壹陣簡短的快走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但長期堅持更加有效:另壹項研究發現女人在堅持鍛煉6個月後語言和空間記憶力都會顯著提高。
5.睡 覺
高中或大學時,幾乎所有人都嘗試過在大考之前整夜不睡。但即使妳不斷把知識塞進大腦到最後壹分鐘,學到黎明也不如睡個好覺更有益。研究發現,妳睡著時大腦的活動實際上能更好地幫妳在第二天進行回憶。妳醒著的時候大腦總是被不間斷的信息轟炸,它會用妳睡著的時候去處理這壹切,這才是它擺脫沒用的信息並重復記憶重要事情的時候。大腦在睡覺時把信息強化為長期記憶。如果妳壹直醒著,這件事它就無法完成。
6.用瘋狂的字體
某種程度上我們都覺得自己對字體非常懂行:在書、報紙或網上,我們希望壹切都是清晰易讀的。但研究者們發現,想要記住自己讀過的東西,最好的方法之壹就是讓所讀的內容以壹種奇怪的字體呈現。雖然越難讀越好,但改變字的大小或鮮明程度效果是相同的。當閱讀變得陌生而困難時,妳被迫更加集中註意力,這會讓妳更容易記住所讀的內容 。
7.嚼口香糖
如果妳需要把壹件事記住約30分鐘,試試嚼口香糖。研究發現人們在嚼口香糖的時候,視覺和聽覺記憶都更好。這只是因為嚼口香糖能讓人們保持並提高註意力。
8.把事情寫下來
當下把需要記錄的東西在手機或電腦上打出來比寫下來常見多了。購物清單在電腦桌面上,電話號碼和郵箱地址在手機通訊錄裏?記東西似乎再也沒必要了。可如果妳想好好記住壹件事,就寫下來。是否真正再去讀壹遍寫了什麽並不重要:研究表明,僅僅是寫下來這壹動作本身就能讓妳用壹種鍵盤無法給予的方式回憶起東西。
9.知道什麽時候該聽音樂
很多人都喜歡在工作或學習時放點音樂。在閱讀之前,聽點音樂的確有助於記憶。但壹旦開始工作,把耳機摘下來吧。研究者們發現學習的時候聽任何噪音,包括音樂,都會分散註意力,讓妳日後能回憶起的東西更少。妳是否喜歡這段音樂根本無關緊要,在分散註意力上,這和有人對妳大喊隨機數字沒有什麽分別。壹開始在完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似乎很奇怪,但科學告訴妳長遠看來這是有益的。
10.可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