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áng tū ]
基本解釋
冒犯;褻瀆
詳細解釋
1. 橫沖直撞;亂闖。
《詩·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漢 鄭玄 箋:“豕之性能水,又唐突難禁制。”
2. 冒犯;褻瀆。
《後漢書·孔融傳》:“ 融 為九列,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宮掖。” 唐 高適 《同觀陳十六史興碑》詩:“ 西晉 何披猖, 五胡 相唐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妳是 阮胡子 ,如何也來與祭;唐突先師,玷辱斯文。”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他跨了壹步,躊躇地停了下來,感到忽然把 韓雲程 拉住,顯得有點兒唐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