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鐵路六次大提速的意義 哪位高手知道能指教指教嗎

鐵路六次大提速的意義 哪位高手知道能指教指教嗎

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在全世界的矚目下精彩亮相。

作為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國民經濟大動脈和大眾化交通工具,鐵路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決定了鐵路提速對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之廣、之深、之全面。

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會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實惠?又對發展中的中國經濟有何影響?在速度之外,我們還將從鐵路大提速中享受到什麽?通過旅客貨主的切身感受、透過專家學者的透徹解析,我們試圖勾勒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更高更快:速度之變奏響和諧樂章

速度,是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最鮮明的特征。《時速200公裏,中國鐵路開啟“風時代”》《“4·18”中國迎來高鐵時代》,國內外眾多媒體用這樣醒目的標題,突出第六次大提速在中國鐵路發展史上的裏程碑意義。

時速200公裏及以上動車組的大量開行,是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最大亮點,也是鐵路奉獻給旅客的最大驚喜。“像風壹樣快”的動車組壹經推出,就受到了廣大旅客的熱烈歡迎。五壹黃金周期間,動車組車票供不應求,列車上座率達100%。伴隨著大提速時速200公裏動車組的開行,鐵道部進壹步優化了其他客車開行方案,增開壹站直達、特快、快速、普通旅客列車,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地區旅客需求,同時,列車到達和開行時刻普遍得到優化,為廣大旅客創造了更便捷舒適的旅行環境。

鐵路客貨運能分別提高18%和12%,是第六次大提速帶給社會的又壹個驚喜。在當前鐵路運力非常緊張,新線建成投產尚待時日的情況下,鐵路人依靠實施既有線提速,實行內涵擴大再生產,盡快緩解鐵路運輸能力緊張狀況,為解決五壹、十壹黃金周和春運暑運人們出行難、購票難起到壹定緩解作用。

剛剛過去的鐵路五壹黃金周運輸,已初步凸顯出第六次大提速的效應。黃金周運輸十天,鐵路***發送旅客44 80萬人,創歷年黃金周運輸新高。這意味著,鐵路在線路裏程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承擔了更多的旅客運輸任務。這個黃金周,旅客們在享受高速度列車的同時,也享受到了比以往更好的服務。

鐵路大提速後,壹家貨運公司老板樂得合不攏嘴:“以前從武漢到上海的集裝箱需要4天,而現在只要17個小時。需要冷藏的藥品、海鮮和鮮花等以往沒辦法通過火車運輸,現在可以隨時運了。”同樣,提速後,作為鋼鐵大戶的寶鋼分公司鋼鐵精品通過鐵路運輸交付客戶時間將大幅縮短,運輸及裝載質量也顯著提高,寶鋼產品的綜合競爭能力進壹 步增強。而企業運輸成本的降低,註定使處於消費終端的普通老百姓成為最大受益者。

鐵路大提速繼續堅持提速不提價原則,將實惠讓給廣大旅客,是鐵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作的又壹貢獻。以北京到福州為例,提速前需要近34個小時,提速後只需要19個多小時,盡管旅行時間壓縮近壹半,但車票價格依舊。大提速後,全路旅客列車速度普遍有較大幅度提高,其中主要城市間旅行時間壓縮20%至30%。旅客在享受更加快捷舒適出行環境的同時,不必為此付出更多。

伴隨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實施,中國民航總局宣布,將北京至上海的航班密度提高到白天每半小時壹班,旅客不用提前購票,可隨時買票登機,同時將開辟專門區域壓縮服務時間,使北京市區到上海市區時間控制在3小時以內。有專家表示,火車提速,將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相互競爭、協調發展,使旅客出行有更多選擇,服務更好,價格更合理,將更多的實惠帶給了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這是鐵路提速對社會的又壹貢獻。

鐵路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必須由群眾***享,這是鐵路人壹直以來的追求。從1997年鐵路第壹次大提速,到 2007年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十年中國鐵路提速之路,正是鐵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緩解鐵路運力緊張矛盾,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貨主,追求和諧發展的前進之路。

在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更體現出鐵路人對和諧理念的躬身踐行。將時速200公裏動車組命名為"和諧號",寄托了鐵路人對打造和諧之旅、建設和諧鐵路、構建和諧社會的心願和努力。 4月18日,許多乘坐了"和諧號"動車組的旅客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就像坐飛機壹樣。" 這壹天,在體驗了時速200公裏及以上"和諧號"動車組之後,法新社記者BenjaminMorgan這樣寫道:中國有能力自主研發自己的高速列車。這不僅有利於解決中國鐵路運能不足的問題,而且也可以提高國民的自豪感。

距離縮短:助推區 域經濟協調發展

東部城市圈聯系更緊密、中部至東部交通瓶頸打破、西部至中東部地區更便捷,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打通了區域交通"經脈"。專家如此概括鐵路大提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以東北老工業基地為例,作為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和糧食主產區,東三省貨運的75%以上通過鐵路運輸來完成。但目前,沈陽鐵路局約2/3貨物當日無法運出。大提速後,東北地區與沿海發達地區經濟往來將更方便,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步伐將大大加快。 大提速後,西部至中東部地區將更便捷。在大提速後增開52對普通中長途旅客列車中,涉及西部地區的達29對,從而使西部地區之間的旅行變得更為方便。北京、上海等地至烏魯木齊特快列車旅行時間壓縮3至5小時,濟南、連雲港至烏魯木齊普快列車旅行時間壓縮4至8小時。大提速還首次開行了井岡山、三亞等革命老區開往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列車,拉近了革命老區等經濟欠發達地區與經濟發達地區的距離。 第六次大提速將逐漸打破中部與東部地區間交通"瓶頸"。新列車運行圖增加的7對壹站直達特快列車中,3對是武昌至杭州、寧波、上海的列車,而且運行時間皆大大縮短,其中上海到南昌、長沙列車分別壓縮7個多小時。 區域間交通"經脈"的暢通,使發達地區與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中西部地區間的互動成本更低,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獲得更有力的支持。 此次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將形成以北京、上海、廣州為中心的快速客運通道,將強力助推三大都市圈的經濟發展,為中國經濟發展最發達的三大經濟圈註入活力。同時,大提速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及以鄭州、武漢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沈陽、長春和哈爾濱為中心的東 北城市群,以西安為中心的西北城市群,大量組織開行高密度的城際快速客車。城際列車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城市間距離,加快城市間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資源流的流動,加快了區域經濟的壹體化步伐。

近日,《人民日報》刊登的《鐵路提速催化"同城效應"》壹文指出,同城效應實際是指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可擴散效應。鐵路大提速,強化了這種輻射和擴散效應,正在成為城市化和區域經濟壹體化的"加速器"。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維說,隨著長三角制造業成本不斷提高,長三角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金融中心、商務中心,企業把總部設在大都市,工廠則外遷到地價低廉的地區。要實現這種產業布局的重構,400公裏以內的短途鐵路交通公交化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滿足了這種發展的需要。 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帶來的不僅是出行時間的縮短,還在悄悄改變著老百姓的生活方式。 動車組重構長三角概念,江蘇安家上海上班成現實。大提速後城際間動車組的開行,使得"工作在此地、生活在別處"成為人們的壹種現實可能。大提速後,上海到杭州列車運行時間為壹小時二十分鐘,有人形象地說,這使上海人擁有了西湖,杭州人擁有了黃浦江。

火車提速:為中國經濟註入新動力

就在大多數人僅陶醉於鐵路提速帶來的快捷便利時,新華網《新聞分析:鐵路提速為中國經濟註入新動力》壹文,以專家視角審視和分析了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對中國經濟格局和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 有專家指出,高速鐵路對經濟格局的影響是革命性的。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後,既有線路時速達到200公 裏及以上,意味著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這些中國經濟增長極之間的時空距離大大縮小,發達地區與東北老工業基地、中西部落後地區間分工合作的空間瓶頸再壹次被突破。 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後,更多農產品和工業原材料可以輸送到沿海發達地區,東北大米、新疆哈密瓜、內蒙古乳制品、山西煤炭加快外運,對於這些產區優化產品運輸結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東北糧倉和重工業基地振興帶來的利好不言而喻。而北京交通大學紀嘉倫教授也告訴記者,日本在六十年代修建高速鐵路後,經濟快速增長,所以日本人稱高速鐵路是他們經濟起飛的鐵脊梁。中國鐵路的大規模建設和發展,也將成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鐵脊梁。

伴隨著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成功實施,壹份由十多家科研機構***同完成的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經濟分析評估研究報告出臺。報告顯示,第六次大提速將有望在壹定程度上降低全社會經濟運行成本。由於提速,將有不少運輸業務從高速公路和航空轉向鐵路,而由於鐵路運費成本平均低於公路和航空,社會總消耗將得到節省。僅運輸成本降低和旅行時間節省所產生的消費者剩余創造的社會效益為每年300多億元。 第六次大提速將對GDP產生什麽影響?該報告顯示,GDP對鐵路運輸周轉量的彈性為0.02588,即鐵路運輸周轉量每增加1%,帶來GDP增加0.02588 % 。由於提速引起的技術進步帶來運輸能力增加,會使鐵路運輸量大幅增加。第六次大提速後,鐵路換算周轉量的增加將帶來每年GDP增加200 多億元。 這或許可以看成是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壹本經濟賬,但提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到底有多大?現在雖然暫時無法給出準確的數字說明,但鐵路大提速在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效果則是顯而易見的。

大提速的實施,將使鐵路占地少、能耗低、汙染小、成本低、運量大、速度快、全天候等比較優勢得到進壹步發揮,使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處於骨幹地位的鐵路作用得以充分發揮,而這對於中國鐵路實現現代化、對正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中國意義不言而喻。鐵路的發展是工業進步的象征,也必將進壹步推動工業社會的進步。堅持自主創新的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加快了我國機車車輛制造工業現代化步伐,形成了我國鐵路新的機車車輛制造產業群。此次大提速,國內***有十多家機車車輛重點制造企業和幾百家外圍企業直接從中受益,實現了機車車輛制造水平的跨越。 隨著高速動車組的投產下線,鐵路機車車輛生產骨幹企業之壹的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向記者宣布,公司制造水平和制造能力壹舉跨入世界先進行列。2006年,澳大利亞EDI公司和長客合作中標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雙層動車組項目,開創了長客第壹次向發達國家出口車輛的先河,而這完全得益於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帶來的企業整體實力的提升。長客的背後,是整個機車車輛民族工業發展壯大的身影。 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時速200 公裏及以上動車組的成功開行,為未來幾年內建成的鐵路客運專線做好了技術儲備和演練,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騰飛做好預演。 在這個春天,伴隨著"和諧號"動車組在神州大地疾馳如飛,中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道路上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