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什溫在談到《藍色狂想曲》主題時,他說這是他積蓄了整整10年的樂曲基調:“這首樂曲是動蕩的20世紀20年代音樂的聲音,壹個打破舊傳統主張、享樂主義、蔑視習俗慣例和瘋狂追求快樂的時代;青年女子不受傳統拘束的年代……在後褲袋裏裝酒瓶和非法經營酒館,而不承擔法律義務的年代。”
格什溫在這部作品中,對那些情緒截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采用抒情性與戲劇性、舞蹈性與歇唱性對置的方式,頗具匠心。
伯恩斯坦曾說過:”《藍色狂想曲》是如此的段落性和不連貫,以致可隨意切斷、變化樂段或拋棄壹部分;可在鋼琴、管風琴、班卓琴或kazoo(壹種玩具小笛)上演奏。但不管怎麽改變,它仍然是《藍色狂想曲》。為什麽呢?因為那些曲調如此偉大,用這些曲調創作的東西將永遠不會陳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