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行萬裏路,讀萬卷書可以增長見識,壹部有意義的紀錄片同樣可以了解古今中外。
尤其對孩子來講,壹部優秀的紀錄片,打開了他們對這個世界對 歷史 的好奇心,眼睛帶著心靈和腳步追尋 歷史 的痕跡,體會人文風俗和自然的美妙。
旅行+紀錄片
生活在大連的“資深旅友”子辰爸爸, 在孩子5歲的時候就開始利用暑假和寒假和全家人到全國各地或世界各地 旅遊 , 就是為了讓孩子長見識。 3年時間他們已經遊歷近20個國內的城市 ,每次旅途孩子總有問不完的問題,好似十萬個為什麽。
這位爸爸想,如果 出遊前讓孩子事先對目的地有所了解 ,印象更深刻,並且也使出遊變得有意義。於是他找出 評分較高並且經典的紀錄片 ,在孩子每天晚上完成作業後壹起觀看,半年的時間觀看 總集數已經達到130集。
後來的 旅遊 中每到壹個地方,孩子因為事先從紀錄片中有所了解,即使是第壹次去,也有故地重遊的感覺。相信這樣的經歷 對 歷史 和地理人文風俗的理解 ,在孩子頭腦中形成的知識和見識是課本上學不到的。
壹部適合孩子了解 歷史 的紀錄片《中國》,由打造了逆天高分紀錄片《河西走廊》原班人創作。湖南衛視經過5年精心籌備,壹年的制作,才驚艷亮相,堪稱紀錄片的天花板。
播出就受到無數好評,頻頻沖到熱搜榜,播出第壹天,帶有紀錄片名字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3億,關聯話題連續四次沖上熱搜。我和老公壹起追了起來,剛4歲的Tim也看的津津有味,國學真的很讓人著迷!
這部波瀾壯闊的大型 歷史 紀錄片通過對千年 歷史 的串聯,把握每個節點的關鍵人物,來梳理我國從古至今偉大的思想變革和文化變遷。中國 歷史 悠久深厚,數集紀錄片就能讓人將古人的生活和思想歷歷在目呈現在眼前。
記錄片《中國》不得不看的4個理由
與大多數 歷史 紀錄片有所不同,看《中國》猶如聽壹位朋友在講故事,有深度的 歷史 事件、距離我們 遙遠的 歷史 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有時看到動情處,我和老公還會討論壹番。
之所以推薦孩子們也看,主要是孩子們 在多彩的畫面 與娓娓道來的故事中,關鍵階段 歷史 人物為主, 由繁化簡學 歷史 ,遠比拿著 歷史 書背誦要生動形象。並且簡單易懂,印象深刻。由此可見,《中國》也是孩子學習 歷史 的形象教科書。
理由壹:畫面
這部片以大廣角、全景畫面 呈現古人在出行、行禮、爭論和聚會時的狀態 。為了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由國家話劇院和北京人藝的戲骨真人演繹 歷史 人物。而人物之間並沒有對白, 觀眾像是在看電視劇,又似在回顧真實 歷史 事件。
畫面包括自然景色、場景復原演繹,很多觀眾都評論:看的是紀錄片,畫面卻是電影的質感。
理由二:解說
解說是紀錄片不可缺少的部分,旁白的感染力,解說詞的引人入勝是紀錄片的點睛之筆。《中國》的解說詞都是經過細細打磨, 語言優美又真實 ,充滿著智慧和深度。語言表現形式豐富,句式排比和成語的合理應用,充分展現了 歷史 紀錄片的文化底蘊。
周濤、何炅的旁白飽含深情,貼合片中故事的背景音樂,增添了感情色彩。讓觀眾感覺壹直在跟著片中的 歷史 人物活動,見證了他的言行。觀看這部片子聽解說,會讓孩子感覺原來枯燥難懂的 歷史 竟然這麽有趣。
理由三:內涵
《中國》呈現了春秋到唐朝鼎盛時期、再由唐朝到新中國、還有上古,以 歷史 人物為線索, 吸引觀眾的是人物的經歷和命運, 以此來了解 歷史 。 歷史 中有人物故事,故事中有 歷史 ,它 從 歷史 階段中有影響力的人物角度映射 歷史 的發展 ,讓 觀眾壹眼千年 ,品味“穿越”的文化。
理由四:影響
壹部優秀的紀錄片,同時也應該是優秀的文學作品,人們通過觀看紀錄片還能了解到真實的 歷史 事件,還有很多語言表達中優美的詞句,是孩子們作文的良好素材。
素質教育提倡學生全面發展,在學好科學知識的同時,通過《中國》了解悠久的 歷史 , 感受時代發展變遷的歷程 。學生會更深層地認識我們的國家,更加深愛我們的祖國,深深地植根於中華大地。
觀看故事情節的 歷史 ,使孩子了解並喜歡上傳統文化, 栩栩如生的演繹和優美的解說詞讓孩子感受語文和 歷史 惟妙惟肖的結合,
小辮子媽有話說:
中國歷經 千山萬水 、雨雪風霜發展到今天,已是千年。與影視劇和動畫片相比, 紀錄片 嚴肅而又真實地讓孩子們深入 了解 歷史 和人文,體會傳統文化的優秀和魅力。在 歷史 面前每個人都很 渺小 ,但我們可以保持壹顆 熱愛 的心,繼承 發揚 悠久的 歷史 文化,這是對孩子最好的 傳統文化 教育。妳覺得呢?#紀錄片中國#
相關鏈接壹:清華媽媽超酷教育,被網友盛贊,別上“放養式” 育兒 的當
相關鏈接二:斯坦福大學:被誇聰明影響孩子發展,當心 育兒 中“固定思維”
相關鏈接三:歐美名流“去性別化 育兒 ”,未來“性格走向”,選擇權交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