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薯蕷37.5克
大黃45克
前胡23克
茯苓15克
人參15克
杏仁23克(熬,、去皮,尖)
當歸75克
桔梗15克
防風15克
黃芩60克
麥門冬60克
甘草37.5克(炙加15克)
五味子30克
幹地黃75克
棗100枚
芍藥30克
石膏30克(研)
澤瀉60克
阿膠30克(炙)
白術15克
幹姜30克
桂心30克
幹漆23克
黃耆37.5克。
制法上二十四味,搗末過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治男子五勞七傷,早晚氣喘,內冷身重,骨節煩疼,腰背僵痛引腹內,身體羸瘦,不能飲食;婦人絕孕,疝瘕諸病。(不孕)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空腹時用酒送下,壹日二次。
註意服藥期間,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摘錄《外臺秘要》卷十七引《古今錄驗》
大薯蕷丸--《外臺》卷十七引《古今錄驗》
處方薯蕷5分,大黃6分,前胡3分,茯苓2分,人參2分,杏仁3分(熬,去皮尖),當歸10分,桔梗2分,防風2分,黃芩8分,麥門冬8分,甘草5分(炙,加2分),五味子4分,幹地黃10分,棗100個,芍藥4分,石青4分(研),澤瀉8分,阿膠4分(炙),白術2分,幹姜4分,桂心4分,幹漆3分,黃耆5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肥白,補虛益氣。主治男於五勞七傷,晨夜氣喘急,內冷身重,骨節煩疼,腰背強痛引腹內,羸瘦不得飲食。婦人絕孕疝瘕諸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酒送下,1日2次。
註意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摘錄《外臺》卷十七引《古今錄驗》
大薯蕷丸--《千金》卷十九
處方薯蕷8分,人參8分,澤瀉8分,附子8分,黃芩10分,天門冬10分,當歸10分,桔梗4分,幹姜4分,桂心4分,幹地黃10分,白術3分,芍藥3分,白蘞3分,石膏3分,前胡3分,幹漆2分,杏仁2分,阿膠2分,五味子16分,大豆卷5分,甘草20分,大棗100枚,大黃6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和棗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女人虛損傷絕,頭目眩,骨節煩痛,飲食微少,羸瘦百病。
用法用量每服5丸,酒送下,1日3次。漸增至10丸。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大薯蕷丸則於《金匱》薯蕷丸中之相同者壹十五味,又以前胡易柴胡,大冬易麥冬。彼治房勞不足風氣百疾,故用川芎、防風、茯苓、神曲;此治虛損絕傷,內有幹血,故用大黃、附子、幹漆,石膏、芩、澤、五味。其力較《金匱》倍,用棗膏者,以和幹漆之峻利也。
摘錄《千金》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