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宇出色的演技和個人魅力,是影片的最亮點,吸引觀眾視線的漩渦,其他角色不得不退居其後,變成背景。神經質的招牌動作,狠絕中帶悲涼,執拗中含壓抑的眼神,仿佛壹把刃打磨至極薄的尖刀,於凜冽雪亮之中,顯示出壹種男人的脆弱,令人心動。當他下定決心,去愛去爭取時,神經質變成沈穩,狠絕變成溫暖,瞬間的轉換,窺見那角色生命底子裏的渴望,窺見生活的無常中壹個男人的堅持守望。不可避免想到另壹部葉偉信與吳鎮宇合作的《梁山伯與茱麗葉》,同樣末路中的悲涼與溫情,同樣在血腥中滲出人性的浪漫。兩部片中,吳鎮宇都是孤兒身份,不同的是,《梁》劇中,更多地能看見主角對命運的容忍,以及自棄。突然降臨的,平凡深刻的愛情,他是慢慢地帶些猶疑地接受,最終下定決心。本片中,卻是主動地迎接,平靜地去安排。從小未曾享受過親情的吳對羅蘭扮演的神經失常的四婆細心照顧,有個鏡頭是,四婆說著孫兒小時的故事睡著了,吳守在她身邊,眼神中透露出依戀,然後蜷著身子也安然入睡。他看見田緣在醫院裏哭泣,就提出做她腹中胎兒的父親,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父母,所以想知道做父親是什麽感覺。”這不壹定是愛情,卻比愛情更讓人動容。葉偉信似乎喜歡利用劇中細微的物件,通過在不同場景下反復出現,寄托壹些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