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海外投資的對策和建議

海外投資的對策和建議

雖然近年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發展迅速,但從數量上看,占世界對外投資的比重仍然很小,占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流量和存量的比重不到1%,與中國的經濟大國地位不相稱。為了促進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健康發展並取得良好的效益,海外投資企業和政府需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1是對擬投資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投資政策及各種相關法律法規、風土人情、市場情況、消費特點、產業競爭力的深入了解。特別是對於法律法規的理解,壹般國家對大規模並購都比較警惕,主要是用反壟斷立法來限制並購;但是歡迎外商來建廠,甚至有優惠政策。例如,美國有鼓勵海外投資建立中小企業的政策。美國也支持少數民族企業。美國的少數民族有西班牙裔、非裔、亞裔等。,所以中國小企業有雙重優惠,如果是女性企業,可以有三重優惠。

2.必須選擇投資的產業方向。不同國家和地區要選擇中國有優勢但對方相對較弱或歡迎當地投資的行業。比如東歐和非洲、拉美、前蘇聯、東歐的壹些國家,在油氣、金屬礦產、森林、漁業等需要大量投資的領域,初期實力相對較弱,中國企業很容易進入。如果他們能給國家(地區)合理的回報,壹般都歡迎中國企業與之投資開發資源。

中國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家電、機械、紡織、輕工、電子通訊等行業具有比較優勢。支持和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到這些國家投資辦廠,開展境外加工裝配,壹般會取得較好的效果。發達國家在信息、電子、生物工程等朝陽產業方面具有優勢。中國企業在這些國家投資或聯合建立和收購產研結合的企業。利用當地技術和專業人員開發和制造高技術產品,對於提高中國企業的技術水平,增強競爭力,擴大市場具有重要意義。這些國家壹般對這些行業的外資沒有限制。關鍵是中國企業要有資金實力。發達國家普遍鼓勵發展就業崗位較多的中小企業。中國企業在這些國家投資建立中小型企業,生產更多的當地進口產品,如輕工業、服裝、玩具和家用電器,遇到的阻力較小。

3、是確定先進入的主導產品。海外投資選擇的產品壹般應在國內具有競爭力,在省市或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而且,產品已經出口到這個國家和地區。實踐反復證明,核心能力對企業走出去的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是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中國企業在海外獨資建廠或收購100%股份,遇到很大困難,最好不要采取這種方式;建立合資企業,收購部分股份(包括控股)比較容易。

如果采用合資建廠,要做好可行性論證,慎重選擇好合作夥伴。如果不做好可行性論證,很容易陷入合資的陷阱。購買壹些股份或者選擇壹個好的合作夥伴,可以幫助中國的收購企業彌補整合能力的差距。在過渡期內,與被收購方管理層的合作將使企業保持運營,使被收購方的資產逐漸脫離經營,有助於被收購方順利接管相關業務,最終獲得控制權。在壹些收購中,需要與被收購方做好合作,可以制定壹些附加條款,保證銷售渠道等共同資產的使用和專利、品牌等知識產權資產的合理分配。合夥可以建立雙贏的交易,比如聯想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部門。

5.選擇熟悉國際金融、法律、會計等專業服務機構的有能力的專業人士作為其客戶和相關業務的代理人。任何國家或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金融、法律和會計制度。由於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尚處於初級階段,企業人員的局限性和各國經濟社會方面的差異,中國企業(包括壹些超大型企業)壹般不可能擁有熟悉投資對象國或地區各種相關知識和經驗的人才。有壹些專業的機構和人才可供企業借用外力選擇。關鍵是在委托之前要了解委托機構和代理人的資質、能力和信譽。同時,企業也要註重自身人才的培養,因為依靠別人不如自己方便,成本往往更高。

6.註意投資地點的選擇。企業在國外某個國家或地區投資也會遇到該國家或地區的地域選擇問題,區位的選擇也要基於企業自身核心業務發展對外部資源和市場利用的需要。如果走出去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外部資源,那就是看哪裏獲取所需資源的成本最低,最方便。如果使用外部市場,需要看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在哪裏最有市場,進入市場的成本最低。壹般來說,首先要選擇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信息靈通、商機較多、生活便利的大城市。

7、是註意吸取經驗和教訓。無論是已經對外投資或準備對外投資的企業,都應該認真研究先行者的經驗和教訓。

8.要有風險防範意識。企業在國外(地區)投資時,其經營會受到國內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投資前除了深入調查研究,還需要提前針對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制定相應的防範措施。防範風險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辦理投資保險和擔保。壹般的做法是,投資者向保險機構投保,保險機構受理申請,經調查批準後與其簽訂保單。投資者有義務不斷報告其投資的變化和損失,並每年定期支付費用。當風險發生並給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時,保險機構按合同約定支付保險賠償金。對於可能存在的營商環境風險,在投資前,我們可以與投資所在國(地區)政府簽訂相關的投資優惠條例,進行防範。1是為企業對外投資營造良好的國際氛圍。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定和各種國際組織的反壁壘規則,與有關國家談判簽署促進和鼓勵相互投資的協議等等,為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的國際氛圍。

2、是采取各種有效方式,培養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

3.鼓勵企業參加外商設立的地方區域性商會和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