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IP成熟到壹定階段,就可以開始授權等商業化探索,通過動漫、遊戲、舞臺劇、網劇、周邊等形式發展越來越多的付費用戶,驗證IP的價值,進壹步吸引更多領域的粉絲。
當IP轉化為影視作品時,前期已經通過市場手段不斷驗證,培養了大量忠實粉絲。同時投資風險也會很低。這是前期用戶對IP消費的所有數據和屬性,可以進行分析和精準定位營銷。
簡單來說,影視作品在上線之前就已經成為了很多期待的產物。
擴展數據:
近年來,在創意匱乏、佳作稀缺的影視內容產業市場,影視IP因其強大的粉絲效應所帶來的獨特而持久的內容價值和營銷價值,受到資本的持續追捧。
《尋龍訣》、《楚喬傳》、《火中涅槃》等IP劇在收視率、網絡播放量、遊戲下載量、衍生品市場的輝煌表現,充分證明了影視IP的高流動性和強大的傳播優勢。
但IP運營也存在諸多問題,如IP價值評估缺乏專業、客觀的標準,存在囤積版權、倒賣版權獲取壟斷利益的現象;
IP價值開發不到位,存在創作內容淺薄、產品形態同質化、盈利模式單壹等弊端。其實IP熱潮,萌芽於2013,爆發於2014,2015,持續火熱於2016,始於2017。雖然現在還熱,但是越來越理性了。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普及和創新應用,通過海量用戶興趣、行為習慣分析等大數據的精準挖掘,實現潛在IP篩選——實力IP孵化——以及IP招商的全生命周期開發。
例如,近年來,華策集團通過自建的大數據應用平臺“影視資源管理系統”,對電視劇產業鏈的各類核心資源進行了深入的數據挖掘和前瞻性分析。
如編劇、導演、演員、制作公司、廣告商、播出平臺等。,為制作高質量、高收視率的劇提供決策依據和資源保障,大大降低影視項目的投資風險。
近年來,隨著BAT等互聯網受到沖擊,互聯網公司可以提供大量的用戶興趣、行為習慣分析等大數據,在內容定制和精準推送方面展現出巨大的能力。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影視IP產業鏈與數據流的連接,將推動基於大數據的電商、金融、內容生態的商業模式創新,進壹步放大IP的品牌價值,為內容創作者帶來更多變現渠道。
參考資料:
人民網-影視IP運營中加減乘除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