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只要聽到和地外星球相關的事每次都會莫名的興奮,似乎我們在壹點點揭開宇宙的奧秘。
看過《星際穿越》的朋友應該還記得,電影裏面的壹個橋段就是地球因為壹種枯萎病而導致植物死亡滅絕,而人類被迫需要移民其他星球的故事。但是人類想要找到壹個適宜自己的星球簡直比登天還難。因為地球有氧氣、有水、有植物、有動物等等,想要找到壹個和地球環境相同的星球就必須要不斷地去探索和尋找。這次NASA發現的這兩顆“超級地球”是否就是人類的下壹個居住地呢?
言歸正傳,先來說說什麽是“超級星球”。
超級地球(Super earth)是指壹種繞行恒星公轉,質量約為地球的二點五到十倍,被歸類在溫度較熱且較無冰層覆蓋的類海王星星體。
自從2005年格利澤876d被尤金尼亞·裏維拉(Eugenio Rivera)所率領的團隊發現之後,相繼有數顆超級地球被世人發現。地球作為太陽系中最大的類地行星,其所身處的太陽系並不包含這壹類能被當作範例的行星,舉凡那些體積大過地球的行星,質量至少都在其十倍以上。
新發現的這兩顆“超級地球”具體情況又是如何?
這兩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被稱為“超級地球”。比地球大,但比冰巨星小。它們繞著壹顆名為HD 260655的冰冷紅矮星運行。行星HD 260655 b的大小是地球的1.2倍,質量約為地球的兩倍,每2.8天繞恒星壹周。而行星HD 260655 c的大小是地球的1.5倍,質量是地球的3倍,每5.7天繞恒星壹周。研究人員表示,根據大小、質量和密度數據,它們很可能是巖石行星。
這兩顆行星的溫度都難以維持生命的存在。B行星的溫度約435℃,C行星的溫度約284℃。實際溫度取決於可能存在的大氣及其性質。
盡管如此,發現這些行星的科學團隊表示,它們非常值得進壹步研究。研究小組表示,在迄今為止發現的所有類地系外行星中,這兩顆行星的大氣特征都位居前10,這使它們與最著名的行星系統之壹歸為同壹類別:圍繞名為TRAPPIST-1的恒星的7顆相當於地球大小的行星。
其實在此之前,人類發現的超級地球其實已經有很多顆了。例如:
1992年,波蘭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沃爾茲森與戴爾·費雷歐在距離太陽大約2300光年的室女座毫秒脈沖星PSR 1257+12旁發現3顆行星圍繞其運行,其中外面的兩顆行星質量是地球的4倍左右,這是最早被發現的系外行星。
2005年,格利澤876d,它是目前已知的質量最小的太陽系外行星(爭議較大的星球)
2006年,發現了位於天蠍座,距離地球21,500 ± 3,300光年的OGLE-2005-BLG-390Lb和HD 69830 b。
2007年,發現了第壹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格利澤581c(Gliese 581c),其重量約為地球的5倍。
2012年發現了位於蛇夫座內的GJ 1214 b行星和位於繪架座的HD 40307 b行星。前者表面四分之三被深海覆蓋,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飽含液態水的行星,但其溫度卻高達190℃。後者體積相當於地球的7倍。
2013年,科學家在恒星開普勒62恒星周圍發現了5顆行星,半徑分別是地球的1.3、1.4、1.6和1.9倍,其中開普勒62e和開普勒62f表面可能是由巖石或者巖石+水冰組成。
2015年發現了開普勒440b和開普勒452b。其中,位於天鵝座的開普勒452b,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是人類發現的首個圍繞著與太陽類似恒星旋轉且與地球大小非常接近的行星,科學家判斷該行星上可能有大氣層和流動水,因此也將其稱為“地球2.0”。
2016年科學家發現了已知距離太陽系最近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同時,這顆行星也是目前已知的、距離太陽系最近的處於宜居帶內的系外行星。它的壽命能達到3萬億到4萬億年。
2017年發現了Gliese 411 b,其表示是巖石;2018年發現了壹顆超短級行星K2-141b、K2-155d、巴納德星b(Barnard b或GJ 699 b);2019年發現了GJ 357 d。
那麽新發現的這兩顆超級地球對於我們人類都有哪些意義?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為人類移居其他星球提供可能
2022年世界人口總數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世界230個國家人口總數為7,596,934,179人,並且還在不斷增長中。從古到今,地球從來沒有過這麽多的人口,而人口數量的增加也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全新挑戰。
而氣候變暖、生態破壞、能源枯竭、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等嚴重挑戰,這就迫使我們考慮未來人類是否需要移民到外星球去。
而壹顆和地球類似的超級星球就會給人類提供躲避這些風險的可能。人類需要繁衍下去,當地球不再能夠適宜人類生存的時候,其他星球就能夠解決這壹難題。
2、宇宙是否存在地外文明
從開始仰望星空那時起,人類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就從未停止過。而最近十多年來,全球的科學家通過各種方法,已經確認了3000多顆系外行星。2016年,中國科學家也通過南極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陣列,首次批量發現了58個系外行星候選體。
這些發現進壹步證實:地球並不特殊,潛在的類地行星可能多如牛毛。這個結論代表著或許在其他的星球存在和人類壹樣的先進文明,甚至超過人類文明。當然了,這種可能還需要人類去研究和依靠科學技術去證實。
3、探尋人類起源本身的意義
看過《武林外傳》的朋友壹定還記得呂秀才說過的壹段話:我是誰,我從哪來?而這麽簡簡單單的壹句話所滲透的哲學意義卻是如此的強大。人類到底從何而來,起源是什麽。真的是外星人的成果嗎,而發現的超級地球就能夠讓人類多壹些證據去探尋自身的奧秘。
或許超級地球的數據和資料還不能夠完全的支撐起真個宇宙給人類帶來的懸念,但是也能間接的拓寬人類的思路。
如果妳科幻電影看的多,心裏就會產生壹種悲觀的情緒。或許是我杞人憂天,但是我支持霍金老爺子說的話:人類如果想壹直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遲早會滅亡。
所以,人類孜孜以求的尋求外星球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贊賞的,隨著人類科技不斷地向前發展,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聽到關於更多的地外星球文明的消息。滿足壹下我普通人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