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生活的調劑品,好的音樂不僅能給人帶來聽覺上的享受,還能療心治病。比如,古代宮廷就配備有樂隊歌者,除了娛樂的作用,就是為了舒神靜性、頤養身心。
傳統醫學認為,音樂療疾源於五行音樂療法。根據陰陽五行學說,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五臟的肝、心、脾、肺、腎,五音階的角、徵、宮、商、羽,從而把五行、五臟、五音相配,用於音樂治療,這是《黃帝內經》提出“五音療疾”的基礎,也是古代先哲提出“樂與人和”“五音對五臟”
思想的臨床實踐。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腫瘤六科主任劉苓霜表示,人體五臟都有自己喜歡的曲調,聆聽相應曲目,可以讓曲調、情誌、臟氣***鳴互動,達到動蕩血脈、通暢精神和心脈的作用。
肝曲:《胡笳十八拍》。中醫理論中,肝主謀慮喜條達。日常多思多慮、煩惱抑郁,都容易損害到肝。時間壹長,體內氣機就會郁滯,出現膽小易驚、抑郁易怒、胸脅脹痛、口苦咽幹、眼睛幹澀的毛病。和肝相通的音階是“角”,相當於簡譜中的“3”。角調的音樂,大多如春回大地、生機盎然,曲調豪爽親切,養肝曲目推薦《胡笳十八拍》。該曲“商”音略重,還帶羽音,“商”像“金”而蕭殺,金能克木;“羽”像“水”而柔和,水能生木,壹克壹生,肝郁之氣自然而解,全身的氣機也就通暢了。最佳聆聽時間為晚上7~11點。這是壹天中陰氣最重的時間,壹來可以克制旺盛的肝氣,以免過多的肝氣演變成火,另外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旺盛的陰氣來滋養肝,使之平衡正常。
心曲:《紫竹調》。“心”是五臟六腑裏的君主,掌控人體的精神和血脈。工作生活受到壓力會直接影響到它,常見癥狀為失眠多夢、心悸心慌、心胸憋悶、胸痛煩躁。和心氣相通的音階是“徵音”,大致相當於簡譜裏的“5”,合乎“徵調”的音樂壹般都輕快歡悅、富有靈動,而且聽起來層次分明。就如同壹團熊熊燃燒的“火焰”,這在五行上和心完全對應,養心曲目推薦《紫竹調》。這首曲子中運用屬於火的徵音和屬於水的羽音配合很獨特,補水可以使心火不至於過旺,補火又可使水氣不至於過涼,利於心臟功能正常發揮。最佳聆聽時間為晚上9~11點。
脾曲:《十面埋伏》。
脾是後天之本,運化水谷精微。通俗地說,就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吃得太多太油膩或生冷、憂思焦慮,都會傷脾,出現腹脹、面黃、肥胖等問題。和脾相通的音階是“宮”,相當於簡譜裏的“1”,宮調乃五音之主,特點是悠揚渾厚中又不失沈靜莊重,調理脾臟的曲目推薦《十面埋伏》。脾氣需要溫和,這首曲子中運用了比較頻促的徵音和宮音,能夠很好地刺激我們的脾胃,使之在樂曲的刺激下,有節奏的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最佳聆聽時間為進餐時以及餐後1小時內。
脾曲:《十面埋伏》。脾是後天之本,運化水谷精微。通俗地說,就是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吃得太多太油膩或生冷、憂思焦慮,都會傷脾,出現腹脹、面黃、肥胖等問題。和脾相通的音階是“宮”,相當於簡譜裏的“1”,宮調乃五音之主,特點是悠揚渾厚中又不失沈靜莊重,調理脾臟的曲目推薦《十面埋伏》。脾氣需要溫和,這首曲子中運用了比較頻促的徵音和宮音,能夠很好地刺激我們的脾胃,使之在樂曲的刺激下,有節奏的對食物進行消化、吸收。最佳聆聽時間為進餐時以及餐後1小時內。
肺曲:《陽春白雪》。肺主壹身之氣,也管理著呼吸系統。外界的粉塵、細菌會侵襲到肺,出現咽喉不適、咳嗽氣喘、胸部憋悶等。和肺相通的音階是“商”音,相當於簡譜中的“2”,商調音樂大多悲壯高亢、鏗鏘清越,具有“金”肅穆蕭殺的稟性,養肺曲目推薦《陽春白雪》。肺氣需要滋潤,這首曲子曲調高昂,包括屬於土的宮音和屬於火的徵音,壹個助長肺氣,壹個平衡肺氣,再加上屬於肺的商音,可以通過音樂把肺從裏到外徹底“梳理”壹遍。最佳聆聽時間為下午3點到晚上7點。
腎曲:《梅花三弄》。腎乃先天之本,經常熬夜、過度勞累、酗酒喝濃茶都會傷腎,出現尿頻、腰酸膝軟、黎明腹瀉等癥狀。和腎相通的音階是“羽”音,相當於簡譜中的“6”。“羽”音顧名思義,就像羽毛浮在水面,自然而平和,輕盈而自在,養腎曲目推薦《梅花三弄》,其主旋律悠揚靜謐,滋養腎水,可以平息腎中虛躁。最佳聆聽時間為上午7~1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