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壹味的打罵和懲罰,對於孩子的錯誤,要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育他們自己改正錯誤,自己管住自己的行為,並且成為自己的主人。像《父母是如何毀了我的壹生》中的那位單身女士,就因為小時候壹次不小心尿床,父母將事情擴大化嚴重化,給她施以壓力和懲罰,讓她失去了尊嚴,之後漸漸惡性循環,在父母的打罵聲下,她再也脫離不了尿床這個行為了,這個行為伴隨她之後的生活並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本來這件事是壹件可以解決的小事,家長完全可以用輕松愉快的態度來解決,甚至不需要去解決,問題也會自行消失。但由於家長用嚴厲的方式對待孩子,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將問題嚴重化,給孩子造成壹生難以消除的創傷。
面對孩子的錯誤和不規範行為,要給予他們自由,不要壹犯錯誤就非打即罵,讓他們自己去辨別是非,自己去了解什麽是不應當的行為。但這裏所謂的給孩子自由,不同於放縱或無限制的自由。對於嚴重性的錯誤,要給予壹定的懲罰,但要耐心的教育孩子,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錯誤。
粗暴教育只會讓孩子粗暴,殘忍。“身教重於言教”是教育真理性的結論,嚴厲教育是壹種示範,但如果成年人對自己的孩子是批評與打罵,又怎麽能培養出溫和有愛的孩子呢?用斯賓塞的壹句話來回答:教育之目的,是在幫助孩子成為壹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也應當是快樂的;猶如壹根又小又細的蘆葦管,假如從這壹端送進去的是苦澀的汁,那麽,在另壹頭流出來的絕不會是甘甜的汁。
當妳對妳的孩子給予笑臉時,他也會抱之以快樂給妳,相反,妳對他暴躁,他也會對妳暴躁,妳的態度會對他造成巨大的影響。用快樂的態度面對生活,妳的孩子也會學會快樂的面對生活,用不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妳的孩子就會相應的消極的面對生活,總之,快樂的積極的向上的教育妳的孩子,他會同樣快樂積極向上。同時試著和妳的孩子成為親密的朋友,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的獨立人格,用心與他們交流,真正做到亦師亦友。快樂的教育孩子,才是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