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時間:解放戰爭時期的1946年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108天
戰役地點:吉林省北部和南部地區
戰役手段:運動戰、伏擊戰、阻擊戰、圍殲戰、攻堅戰
經典戰鬥:張麻子溝伏擊戰、焦家嶺圍殲戰、清溝子伏擊戰、城子街攻堅戰、靠山屯圍殲戰、紅石砬子伏擊戰
林彪職務: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委
林彪年齡:39歲
雅號別稱:解放戰爭初期在東北壹退再退,得了個“撤退將軍”的名聲
所轄部隊:東北民主聯軍為我軍主力中的主力,精銳中的精銳
戰役特點:我軍總體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但在局部戰鬥中,卻以多吃少,以強擊弱,集中精力打殲滅戰,伏擊戰已退居次席,作戰樣式多元化
殲敵情況:殲滅國民黨軍4萬余人,收復城鎮11座
我軍主要將領:林彪、劉亞樓、譚政、肖勁光、肖華、李天佑、萬毅、劉震、洪學智、賴傳珠、韓先楚、梁興初、梁必業、楊國夫、吳克華、彭嘉慶、胡奇才、羅舜初、莫文驊、程世才、李作鵬、陳光、鐘偉
敵軍主要將領:杜聿明、廖耀湘、孫立人、鄭洞國、陳明仁、侯鏡如、石覺、李濤、潘裕昆、劉玉章、向鳳武、曾澤生、陳林達、梁愷
戰役戰鬥經典理由:林彪指揮東北民主聯軍采取“南拉北打,北打南拉”的戰術,徹底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計劃。國民黨軍隊的機動力量在民主聯軍的不斷打擊下遭到嚴重削弱,轉主動進攻為被動防守。東北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