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白話文釋義:泰山頂上夏雲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東海白浪連天湧。
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所作《望嶽》
白話文釋義: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3,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出自元代賈魯《 登泰山》
白話文釋義:泰山是那麽的高大, 其它山脈無法與它相比。
4,昨汝登東嶽,何峰是絕峰?有無丈人臺,幾許大夫松。——出自明代李夢陽《鄭生至自泰山》
白話文釋義:昨天妳爬泰山去了,最高峰是哪座峰啊?有沒有文人雅士留下的觀景臺啊?有幾顆大夫松啊?
5,四月上泰山,石屏禦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出自唐代李白《遊泰山》
白話文釋義:陽春四月登泰山,平整的禦道沿著屏風樣的山峰直上。皇上曾經乘坐六龍車輦翻山越嶺,深壑幽谷縈回曲折。當年碧峰上遺留的馬蹄痕跡,現在早已被青苔掩蓋。峭壁懸崖,飛瀑噴流,松風水聲激切哀鳴。北望群峰奇絕,仿佛向東海傾倒。
2.關於泰山的資料和詩句壹、泰山的資料: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壹,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壹山”之稱。
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壹”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二、泰山的詩句
1、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散為飛雨川上來,遙帷卻卷清浮埃。——《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唐代:李白
譯文:泰山頂上夏雲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東海白浪連天湧。雲化飛雨從江面上撲來,卷起浮塵直入妳的珠簾帷帳。
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望嶽》唐代:杜甫
譯文:東嶽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齊魯,山色仍然歷歷在目。神奇自然,會聚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黃昏。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3、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巖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泰山吟》南北朝:謝道韞
譯文:雄偉高大的泰山,以極其清秀的靈氣直沖青天。它的山巖洞穴仿佛天然間隔的空虛宅院,寂寞無聲,幽靜深邃。它絕非人間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開發的高樓大廈。
擴展資料:
泰山神話傳說
1、盤古開天
盤古開天東嶽為首天下名山無數,歷代帝王和蕓蕓眾生何以獨尊東嶽泰山呢?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剛分,有壹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天空每日升高壹丈,大地每日厚壹丈,盤古也每日長高壹丈。如此日復壹日,年復壹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
經過了漫長的壹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壹眨壹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艷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後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後終於溘然長逝。
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嶽,腹變成了中嶽,左臂變成了南嶽,右臂變成了北嶽,兩腳變成了西嶽,眼睛變成了日月,毛發變成了草木,汗水變成了江河。
因為盤古開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後人尊其為人類祖先,他的頭部變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天下第壹山”,成了五嶽之首。
2、東嶽大帝
東嶽大帝為泰山神,又稱泰山君、五嶽君,排於玉清元宮之第二位,冠五嶽之首。相傳為盤古王的第五代孫,它掌握人們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貴賤和官職,是萬物之始成地。自戰國至漢代,泰山始終是君主告成於天的封禪聖地。
百度百科-泰山
3.關於描繪泰山的詩句大全描寫泰山的古詩
1、《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2、《泰山吟》
南朝·謝靈運
泰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
岞崿既崄巘,觸石輒遷綿。
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
石聞何噸藹,明堂秘靈篇。
3、《泰山梁父行》
三國·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裏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4、《泰山吟》
晉·陸機
泰山壹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壹遠,層雲郁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裏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5、《泰山吟》
晉·謝道韞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歲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宕斯字,可以盡天年。
6、《四愁詩》
漢·張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從之梁父艱。
側身東望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搖。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
側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贈我金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怏。
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
側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7、《遊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學仙,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8、《泰山》
明·李夢陽
俯首元齊魯,東瞻海似杯。
鬥然壹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臺。
9、《雪中望岱宗》
清·施閏章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
冰泉懸眾壑,雲路郁千盤。
10、《泰山石》
唐·李德裕
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樹。
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11、《題靈巖寺泉池》
唐·李白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雙梨。
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
12、《再書王母池》
唐·呂洞賓
昔年留字識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
無賴蚊虬知我字,故留蹤跡不沈埋。
13、《鄭生至自泰山》
明·李夢陽
昨汝登東嶽,何峰是絕峰?
有無丈人臺,幾許大夫松。
14、《泰山頌》
當代·楊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親。
松石為骨,清泉為心。
呼吸宇宙,吐納風雲。
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4.有關泰山的詩句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泰山吟
[南朝] 謝靈運
泰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
岞崿既崄巘,觸石輒遷綿。
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
石聞何噸藹,明堂秘靈篇。
泰山梁父行
[三國] 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裏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泰山吟
[晉] 陸機
泰山壹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壹遠,層雲郁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裏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泰山吟
[晉]謝道韞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歲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宕斯字,可以盡天年。
四愁詩(節選)
[漢]張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從之梁父艱。
側身東望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
何以報之英瓊搖。路遠莫致倚逍遙,
何為懷憂心煩勞。
遊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學仙,
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姚鼐
男兒自負喬嶽身,
胸中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頂,
豈復猶如世上人
李白
登高望蓬萊,
想像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
萬裏清風來。
李白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5.關於寫山和海的詩句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以過萬重山。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李白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冬日歸舊山》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
壹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雲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
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籬疏獸路成。
拂床蒼鼠走,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
此時重壹去,去合到三清。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 雲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 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 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 壹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 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 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 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 水淡淡兮生煙。 列缺霹靂, 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 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 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 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 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 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 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李白《天臺曉望》 天如鄰四明,華頂高白越。 雲垂大鵬翻,波動飛鰲沒。
秋夜獨坐懷故山 小隱慕安石。 遠遊學子平。
( 子壹作屈 ) 天書訪江海。 雲臥起鹹京。
入侍瑤池宴。 出陪玉輦行。
誇胡新賦作。 諫獵短書成。
但奉紫霄顧。 非邀青史名。
莊周空說劍。 墨翟恥論兵。
拙薄遂疏絕。 歸閑事耦耕。
顧無蒼生望。 空愛紫芝榮。
寥落暝霞色。 微茫舊壑情。
秋山綠蘿月。 今夕為誰明。
望 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送邢桂州 (王維) 鐃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 赭圻將赤岸,擊汰復揚舲。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望海樓晚景 (蘇軾) 海上濤頭壹線來,樓前相顧雪成堆。 從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誇。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應。 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
樓下誰家燒夜香,玉笙哀怨弄初涼。 臨風有客吟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
沙河燈火照山紅,歌鼓喧喧笑語中。 為問少年心在否,角巾欹側鬢如蓬。
關於海 壹 百葉窗, 把壹切割成壹條條的。 壹條壹條的藍, 我知道那是天空。
海鳥飛向天空, 銜著壹條壹條的藍。 海鳥說, “天空是我的家, 海本是天空。”
二 八月裏, 陽光和沙都是白的。 沙灘上,我挖了兩個坑。
天空已死, 海吐著最後的白沫。 沙灘上,我挖了兩個坑, 壹個埋葬聲音, 壹個埋葬陽光。
天空是棺材蓋, 海鳥落在棺材的邊緣。 海鳥說, “海已死。”
斷山時結霧。平海若無流。
遠水翻如岸,遙山倒似雲.斷濤還***合,連浪或時分. 海浩渺兮汩洪溶,流蘊蘊兮濤洶洶. 大哉滄海何茫茫!天地百寶皆中藏:牙須甲角爭光鋩,腥風怪雨灑幽荒。 珊瑚玲瓏巧綴裝,珠宮貝闕爛煌煌。
泥居殼屋細莫詳,紅螺行沙夜生光。 君看巨浸朝百川,此豈有意潢潦前。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吞舟湧海底,高浪駕蓬萊。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臺。
雲起垂天翼,海動連山波. 江分九百水,海時壹方天. 潮來海若壹長呼,潮去蕭條壹吸余.。
6.和泰山有關的詩句登泰山小天下----孔子
壹條黃水似衣帶,穿破世間通銀河----袁枚《登泰山詩》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
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歌頌泰山的詩、句
“泰山巖巖,魯邦所贍”---
- ----詩歌總集《詩經》
《孟子·盡心上》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天門壹長嘯,萬裏清風來”---
--詩仙李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詩聖杜甫《望嶽》千古絕唱
7.關於泰山的詩句,名句1、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雙梨。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唐·李白《題靈巖寺泉池》
2、四月上泰山,石屏禦道開。——唐·李白《遊泰山》其壹
3、仙人遊碧峰,處處笙歌發。——唐·李白《遊泰山》其六
4、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唐·李白《遊泰山》其五
5、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6、縈回綠水遶春山,蝶舞鶯啼白晝閑。——元·康淵《贈靈巖西堂堅公禪師》
7、清代施閏章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雲路郁千盤。——《雪中望岱宗》
8、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元·張誌純《泰山喜雨》
9、天門壹長嘯,萬裏清風來。——唐·李白《遊泰山》其壹
10、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唐·李白《遊泰山》其四
11、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唐·李白《遊泰山》其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