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俗家名叫什麽?
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音韜)保生大帝為中國閩南、潮汕地區所信奉的醫神,俗稱“大道公”、“吳真人”、“花橋公”。據文獻記載,保生大帝為北宋閩南人士,本名吳夲(音韜),生於979年(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三月十五日,卒於1036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登白礁村北文圃山龍池巖采藥時,失足落崖,享年五十八歲。家鄉為福建泉州同安明盛鄉積善裏白礁村,今屬漳州市龍海縣角美鎮。父名吳通,母為黃氏,貧病早逝。吳夲初習捕蛇、采藥,後學針灸、湯藥,醫名逐漸傳播民間,宋朝楊誌《慈濟宮碑》記載其逝世後鄉人私謚為“醫靈真人”,供奉為地方神祇,於青礁建立“龍湫庵”奉祀。莊夏-白礁《慈濟宮碑》記載:[歲在辛未(1151年,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壹年),肇創祠宇],說明了白礁的建廟年代,楊誌《慈濟宮碑》亦載同年吏部尚書顏師魯奏準朝廷於青礁建廟,青礁為吳夲生前煉丹施藥之處。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賜廟額"慈濟"。因神跡傳說流布,及歷代朝廷追封,遂成為閩南地區重要民間信仰。而隨同安移民遷徙,也成為臺灣、東南亞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