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壹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壹定時期內進行生產活動的最終結果。GDP不僅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壹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2021年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並進行了初步計算。在2021年的前三個季度,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2313元,按可比價格同比增長了9.8%,平均兩年增長率為5.2%,低於0.1%的平均增長率在今年上半年。
GDP是壹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固定單位在壹定時期內進行生產活動的最終結果,按市場價格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式,即價值形式、收入形式和產品形式。從價值的角度看,它是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之間的差異所產生的所有常駐單位在壹定時期內的時間和所有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投資於同壹時期,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式看,是壹定時期內所有固定單位創造的初始收入分配給固定單位和非固定單位的總和;從產品形式來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壹定時期內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價值減去商品和服務的進口價值。在實際核算中,GDP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即生產法、收益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方面反映GDP及其構成,理論計算結果相同。
首先,GDP是以最終產品和服務來衡量的,即該時期最終產品和服務的最終銷售價值。壹般來說,根據產品的實際使用情況,產品可分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所謂最終產品,是指在壹定時期內生產出來的、可以直接被人們消費或使用的商品和服務。這部分產品已經達到了生產的最後階段,不能再作為其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如消費品、資本品等,壹般都是在最終消費品市場銷售的。中間產品是指用於再加工或轉售給其他產品的原材料、燃料等商品和服務。GDP必須按當前的最終產品計算,中間產品不能計入,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盤古智庫學術成員、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學院教授Julia表示,GDP總量受人口、陸地面積、海域等因素影響,這並不能完全解釋壹個省或城市的經濟實力。人均GDP更能反映壹個省市的經濟實力,以及該省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財富水平。高的人均GDP反映了有限的區域生產更多的GDP。湖北GDP總量排名第八,人均GDP排名第九,基本反映了經濟水平的常態化。
盤古智庫總統的學術成員、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關慶友表示,消費是數百億GDP背後的主要隱藏擔憂。消費負增長,說明我國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夠穩固,疫情影響還比較大。我們仍在壹場大病的康復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