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壹佰零六部平水韻與十三轍,十八韻有什麽關聯,用法有什麽區別

壹佰零六部平水韻與十三轍,十八韻有什麽關聯,用法有什麽區別

平水韻 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劉淵而得名。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7個韻部(其書今佚)。清代康熙年間編的《佩文韻府》又把其並為106個韻部;上平聲15部,如壹東、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聲15部,如壹先、二蕭、三肴、四豪……等;上聲29部,如壹董、二腫、三講、四紙……等;去聲30部,如壹送、二宋、三絳、四寘……等;入聲17部,如壹屋、二沃、三覺、四質……等。每個韻部包含若幹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壹韻部,不能錯用。因為平水韻是根據唐初許宗敬奏議合並的韻,所以,唐人用韻,實際上用的是平水韻。

十三轍 就是在北方說唱藝術中,韻母按照韻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韻尾,則韻尾必須相同)的基本原則歸納出來的分類,目的是為了使誦說、演唱順口、易於記憶,富有音樂美。十三轍的名目是:發花、梭波、乜斜、壹七、姑蘇、懷來、灰堆、遙條、由求、言前、人辰、江陽、中東。

十八韻 指的就是中華新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