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5年-192年),字文臺,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軍閥、著名將領。史書說他“容貌不見,性闊達,好奇節”。
《三國誌》記載他17歲就單挑群盜,“以驟勇敢為見重於州郡”,歷任郡縣的司馬、縣丞。會稽妖賊許昌起於句章,自稱陽明皇帝,與其子韶扇動諸縣,眾以萬數。堅以郡司馬募召精勇,得千余人,與州郡之兵合力討破許昌。刺史臧旻列上功狀,詔書除堅鹽瀆丞,數歲徙盱眙丞,又徙下邳丞。184年,加入東漢王朝撲滅黃巾起義軍的戰鬥,中郎將朱俊上表請求孫堅為佐軍司馬,鄉裏少年在下邳者皆願隨堅從軍。堅又募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許人,與雋並力奮擊,所向無前。汝、穎賊困迫,走保宛城。堅身當壹面,登城先入,眾乃蟻附,遂大破黃巾。雋具以狀上表,拜堅別部司馬。
185年,涼州邊章與韓遂兵變,朝廷派遣中郎將董卓任征討,不利。後再派張溫行車騎將軍,張溫邀請孫堅壹起前往,任與參軍事,屯軍長安。當時,張溫以詔書邀召集董卓,董卓隔了很久才到,張溫於是責罵董卓。當時,孫堅也在場,於是偷偷告訴張溫:“董卓不怕犯罪而對您高傲,應該以檄召不到,以軍法處斬。”張溫說:“董卓以威名在隴蜀之間,今天殺了他恐怕征討邊章等不利。”孫堅說:“您以中央軍討賊,名聲已經震天下,何必要依賴董卓?我聽董卓的言論,已經冒犯上司,這是第壹罪;邊章等人在西域跋扈多年,應該立即撲滅,董卓討寇不力,使士氣大挫,是第二罪;董卓無功無勞,又應召不到,氣宇高傲,是第三罪。古代名將,以朝廷威儀服眾,沒有說不殺人就可以立威的。過去穰苴斬莊賈,魏絳殺揚幹都是。今天您對他心軟,不立即動手,恐怕有損軍威。”張溫實在不忍,於是說:“妳快走吧!免得董卓懷疑。”孫堅於是離去。孫堅在185年就主張殺了擁兵自重的董卓,早於190年群雄起兵討董。後長沙賊區星自稱將軍,眾萬余人攻圍城邑,周朝、郭石亦帥徒眾起於零、桂,與星相應,朝廷乃以堅為長沙太守。堅到郡親率將士,施方略設備,旬月之間,克破星等。又越境尋討周朝、郭石,三郡整肅。漢朝錄堅前後功,封其為烏程侯。
190年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孫堅帶兵參戰,擅自謀殺之前不看重他的荊州刺史王睿。欲殺睿時,王睿問:“我(有)何罪?”孫堅答道:“坐(在下我)無所知。”王睿便吞金自殺(把生金削到酒中,然後灌下)(古書載:生金有毒)。後南陽太守張咨因孫堅軍過時不加以奉承,孫堅便假裝送牛、酒給張咨,邀張咨大宴。假意跟張咨把酒言歡。趁張咨酒酣時,故意叫長沙主簿入內問說:“前移南陽,而道路不治,軍資不具,請收主簿推問意故。”主簿說:“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張咨十分恐懼,欲離開時被列陣於帳篷四周的士兵封鎖,被拖出斬了。
爾後孫堅率軍前到魯陽,盟於袁術。袁術立即上表,行孫堅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故孫堅又稱“孫破虜”。冬天,孫堅派長史公仇稱回州督促軍糧,於城門東外設帳幔,邀請官屬為仇稱設宴送行。剛好董卓軍數萬步、騎突然出現,但孫堅仍在行酒令、談笑自若,整頓部曲,命他們不可妄動。後來董軍騎兵漸到,孫堅才起來,徐徐率軍入城,對他們說:“向堅所以不即起走,恐兵相蹈藉,諸君不得入耳。(我所以不立即起來走避,是怕士兵互相爭先,令各人反而不能入城。)”董卓軍見孫軍整齊,不敢攻勢而歸還。
孫堅改屯梁東,而董卓派徐榮、李蒙四出虜掠,與孫堅在梁縣發生遭遇戰,孫軍大敗,孫堅與數十騎突圍而走。因為孫堅喜歡用紅色的頭巾,被董軍認出,便脫下來給了近將祖茂戴上,引開徐榮軍騎兵,孫堅則由小路逃出。祖茂被敵軍追得困迫,便下馬將頭巾放在壹條燒過的柱上,自己則隱藏在草堆中。騎兵看見頭巾,以為是孫堅,便將頭巾重重圍繞,到近看才發現是柱,便離去。孫軍大多兵將被俘,更以殘酷手段所殺,如潁川太守李旻就被烹死,其他士卒則以布纏裹,吊起倒立到地,用熱油灌殺。
2月孫堅收復散兵,屯兵陽人,董卓便派胡軫為大督護、呂布為騎督及其他多位都督,率五千步騎攻擊孫堅。胡軫揚言要斬殺壹個長官,做為整肅軍紀手段,各都督聽到後都十分討厭他。當到達離陽人城數十裏的廣成已是黃昏,兵馬疲乏,又受董卓節度,便下紮餵馬、休息,準備在夜裏出發,次日早上攻城。各將領討厭胡軫,想要破壞他的計劃,呂布等便揚言陽人的士兵已走,應立即追擊。胡軫立即出兵,但原來孫堅軍已整頓守備,董軍無奈,加上吏士饑渴,人馬疲乏,唯有就地休息。呂布又大喊敵人偷襲,全軍混亂,棄甲逃走,騎失馬鞍。逃出十多裏外,才發現沒有敵人,剛好天亮,便舍回兵器,想再攻城,可是軍隊已被孫軍發現,加強了城池防守,胡軫等唯有撤退。孫堅出城追擊,大敗敵軍,斬殺都督華雄等人(三國演義為戲劇效果移花接木給關羽)。
孫堅大敗董卓軍,有人便向袁術進言:“堅若得雒,不可復制,此為除狼而得虎也。(假如孫堅得到洛陽,便無法制衡他,這是除去狼而反得虎呀。)”袁術心疑,便不運軍糧給孫堅。孫堅便連夜趕回魯陽,嚴辭切責袁術,袁術慚愧,立即調發軍糧,孫堅亦回到陽人。董卓知道孫堅厲害,便派李傕遊說孫堅和親,更稱可以令其子弟們擔任刺史、郡守,但孫堅大罵董卓,壹口拒絕並立即進軍大谷,董卓親自率兵與孫堅在先帝陵墓間發生戰鬥,董卓敗走,移屯澠池,另在陜集兵。孫軍便進入洛陽宣陽城門,擊退董卓軍殿後的呂布,並掃除宗廟,祠以太牢,於混亂中獲得所失的傳國玉璽(孫堅死後袁術向孫策索取,並借此自立為仲家皇帝。不過孫堅得玉璽之事至今仍不知其真偽。)孫堅祭祀天地後,分兵出函谷關,到新安、澠池防禦董卓軍。董卓對長史劉艾說關東軍就只有孫堅才是值得註意,要各路人馬留意。便留董越屯兵澠池,段煨屯兵華陰,牛輔屯兵安邑,其他將領留守各縣,對制衡山東,自己則出發向長安。而孫堅得不到各路諸侯支持,於修繕各陵後,便率軍還魯陽。
雖然孫堅攻進了洛陽,但聯軍中的各群雄各有打算,按兵不動,由壹起對抗董卓,轉為開拓自己的領土,董卓討伐戰中在沒有得到大的成果下,便告結束。192年,孫堅在袁術命令下攻打劉表的荊州,被劉表部下黃祖所部軍士射殺身亡。孫權稱帝後,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