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好了”是不是詞語?

“好了”是不是詞語?

不是

詞語是詞和語的合稱,包括單詞、詞組及整個詞匯。文字組成語句文章的最小組詞結構形式。

新詞典詞語豐富,信息量大。詞是由語素組成的最小的造句單位。詞語有2字、3字及4字的分類,但請註意,詞語不屬於成語壹類。

從構成方式來看,可以分成:

①單純詞:由壹個語素組成詞,自由的單音節語素和所有的雙音節、多音節語素都可以組成單純詞。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紅、湊;仿佛、蒼茫、水果、蜈蚣、琉璃、參差、蹉跎。敵敵畏、阿司匹林、薩克斯、麥克風等;

②合成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組成的詞。

從詞性來看,可以分成?

①實詞,有實際意義的詞,包括:

(1、名詞: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

有人物名詞:如學生、群眾、婦女、同誌、叔叔、等;

有事物名詞:如筆、杉木、蝸牛、獵豹、棒球、戰鬥機、冥王星、思想、中學、物理、過程等;

有時間名詞:如上午、過去、將來、午夜、三更、甲戊、世紀等;

有方位名詞:如東西南北、上面、前方、內部、中間等。

(2、動詞:表示動作行為及發展變化的詞。)

有行為動詞: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聞、聽、摸等;

有發展動詞:如生長、枯萎、發芽、結果、產卵等;

有心理動詞:如喜歡、恨、氣憤、覺得、思考、厭惡等;

有存現動詞:如消失、顯現、有、丟失、幻滅等;

有使令動詞:如使、讓、令、禁止、勒令等;

有能願動詞:如會、願意、可以、能夠、寧可等;

有趨向動詞:如來、去、上、下等;

有判斷動詞:如是、為、乃等。

(3、形容詞,表示事物性質、狀貌特征的詞。)

有表形狀的:如大、高、胖、癟、細、壯等;

有表性質的:如甜、好、香、漂亮、圓滑、機智、單調等;

有表示狀態的:如快、濃、滿、多、迅速、悄悄等。

(4、數詞,表示事物數目的詞。有確數詞:如1、2、3、壹、二、三、壹、貳、三、二分之壹、3.45;有概數:如幾、壹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數:如第壹、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詞,表示事物或動作的單位。)

有名量詞:如尺、寸、裏、公裏、斤、兩、輛、角、元等;

有動量詞:如把、次、趟、下、回、聲、腳、幢、座等;

(6、代詞,能代替事物名稱的詞。)

有人稱代詞:如我、妳、它、她們、大家、咱們等;

有疑問代詞:如誰、什麽、怎麽、哪裏、為什麽、何以等;

有指示代詞:這、那、那裏、那邊等;

②虛詞,沒有實在意義的詞。包括:

(1.副詞, 起修飾或限制動詞或形容詞作用、表程度或範圍的詞。)

有程度副詞:如很、極、非常、太、過分等;

有時間副詞:如已、剛、才、將、要等;

有範圍副詞:如都、全、總、只、僅等;

有情態副詞:如正好、果然、剛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有語氣副詞:如準保、確實、不、沒有、豈、難道、尤其、甚至、絕對等;

有重復副詞:如又、再、還、仍等。

(2.介詞,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詞組前邊,合起來表示方向、對象等的詞。如:從、往、在、當、把、對、同、為、以、比、跟、被、由於、除了等。)

(3.連詞,連接詞、短語或句子的詞。如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與其、尚且等。

(4.助詞,附著在別的詞後面、獨立性差、無實義的壹種特殊的虛詞。)漢語

有結構助詞:如的、地、得、所等;

有時態助詞:如著、了、過等;

有語氣助詞:如呢、吧、嗎、喲、哩、呀、啥等。

(5.嘆詞,表示感嘆或者呼喚答應的詞。如啊、哎、哦、噢、哼、呸、唏、呀等。)

(6.擬聲詞,模擬事物的聲音的詞。如嘩嘩、轟隆隆、淅淅瀝瀝、咚咚、劈裏啪啦、嘩啦啦、滴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嘰嘰喳喳、啪啪等。 )

③漢語中的壹詞多義多用現象。如

(1.他(人稱代詞)怎麽(疑問代詞)還(語氣副詞)不(語氣副詞)來(行為動詞)呀(嘆詞)

(2.下回(量詞)我(人稱代詞)還(重復副詞)來。

(3.有(存現動詞)借(行為動詞)有(存現動詞)還(行為動詞),再(重復副詞)借(行為動詞)不(語氣副詞)難(形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