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面對社會閑散人員的欺負,大家會如何處理?是默不作聲、委曲求全,還是奮起反抗?如果這種精神上的欺辱換做是物質上的敲詐呢?如果自己的短處被別有用心的人捏在手裏,並以此為借口進行勒索,大家是自認倒黴,還是正面硬剛呢?
其實,不管是哪壹種處理方式,放在具體的場景中都有能夠自圓其說的邏輯。但是,如果說其中壹種處理方式會引發人員傷亡,恐怕多少有些難以令人信服,而河北石家莊壹起重大刑事案件背後的故事恰好是最有力的說明。
馮正、江華其人
1988年,馮正、江華出生在河北石家莊,兩個人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子弟。
少年的馮正、江華既沒有父輩提供的錦衣玉食,也沒有自己要強上進的個性。初中剛剛畢業的馮正、江華整天跟壹些不三不四的社會閑散人員待在壹起,有點功夫就睜著眼睛幻想壹夜坐擁財富。
2005年時,馮正、江華只是不到二十歲的懵懂青年,卻犯下了彌天大錯,是這起河北石家莊重大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遇到趙氏父子
具體的案件情況要回溯到2004年,當時的馮正、江華在偷雞摸狗的鬼混道路上認識了壹個叫趙潔的男子。
趙潔也是沒有正經上學的人,在校期間就被學校開除了。三個人聊得相當投機,真正應了“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句古話。
既然聊得來,不如壹起幹點什麽。壹頓商量後,三個人決定盜賣摩托車,並想到了空手套白狼的“好主意”。
趙潔慫恿馮正、江華負責偷摩托車,自己負責解決銷路問題,三個人壹拍結合,準備大幹壹場。結果,還沒有邁出成為百萬富翁的第壹步,就失了手閃了腰。
原來,為了盜取摩托車,馮正、江華決定到縣運輸公司試試運氣,結果正巧偷到了兩輛摩托車。正當馮正、江華帶著摩托車與趙潔會合,商量下壹步計劃時遇到了趙潔的父親趙思慶。
趙思慶的勒索
原本三個無良少年是為了搞壹點不義之財,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交談之中,趙思慶了解到三個人的偷盜行為後,便要求馮正、江華兩人湊齊壹萬五千塊錢,否則自己就要揭發他們的偷竊行為。
惶恐之下的馮正、江華擔心趙思慶真的告發他們,於是滿口答應先盡快給趙思慶六千元,並約定好具體日子。可是,到了日子,趙思慶找到馮正、江華要錢時,兩個人又推脫寬限幾天。
壹家三口命喪黃泉
又過了幾天,趙思慶來到馮正家中,原以為這次可以拿到錢,沒想到與馮正、江華談崩了。趙思慶眼見要談崩,態度更加強硬,結果馮正、江華幹脆壹不做二不休將趙思慶壹殺了之。隨後,兩人又來到趙家,殘忍地將趙潔、趙菁殺害了。
小結
回顧此案,但凡是壹個負責任的父親看到自己的兒子幹了雞鳴狗盜的行為,壹定會及時打斷並好好教育壹番。可是,趙思慶這個家夥是典型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滿臉寫著“黑吃黑”。
說到這裏,得說說趙菁,趙思慶壹家最辛苦的便是他的女兒趙菁。趙菁壹方面從小就沒了母親,十分可憐,另壹方面父親和輟學的弟弟都相當不爭氣,壹家子的生活只能有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趙菁平時在當地壹家手機營業廳工作,為了掙到全勤獎,她從來不會遲到。
可是,趙菁沒有想到,當自己還在努力為家庭工作的時候,趙思慶卻因為貪念即將斷送全家的性命,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