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淺析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

淺析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

辛勤(遼寧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遼寧 阜新 123000)

摘要:會計信息作為信息使用者進行投資時賴以決策與分析的基礎,其真實性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如果會計信息失真,它不但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破壞了上市公司的社會形象,而且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積極性,使信息使用者產生壹種不信任的感覺。因此,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對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和維持社會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現狀,剖析質量薄弱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現狀;對策

1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現狀

1.1 信息披露不真實。信息披露不真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壹是利潤造假。上市公司為了自身利益,常常采用多提多攤的手法,把本不該列入本期的成本費用列入本期;壹些上市公司甚至還利用非經常性損益實現賬面上的扭虧為盈,誘導投資者。二是盈利預測弄虛作假。很多公司為了盡可能在上市時募集資金,常在盈利預測方面做虛假陳述,甚至故意操縱盈利預測,發布誤導性信息。三是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壹些上市公司在披露會計信息時,常采用手段發布虛假的會計信息披露。

1.2 會計信息披露不夠及時。若不及時公布,信息的相關性就會降低。在證券市場上,若信息披露及時,投資者能在第壹時間獲得準確的信息,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相反,如果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僅會影響投資者的決策,而且還可能有壹些內幕人員利用時間差進行內幕交易、牟取暴利。目前上市公司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上市公司將有利的會計信息提前披露,而將不利的會計信息延遲披露。

1.3 信息披露不充分。會計信息充分披露要求信息披露當事人依法充分完整的公開所有法定項目的信息,不得有遺漏和短缺。但在實際操作中,壹些上市公司通報有利的消息而隱瞞不利和消息,常常隱瞞部分事實,誤導投資者。主要表現有償債能力、或有事項、關聯交易等信息披露不充分。

2 造成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薄弱的原因分析

2.1 會計法規不完善。在我國,雖然已相繼修訂了《會計法》、《公司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等法律、法規,但由於經營者法制觀念淡薄,有關規定不配套,執法環境欠佳及執法者本身素質低下,對違規違紀者懲罰不力等因素,會計法律規範的執行仍不理想。就現有會計管理法規、會計管理體系而言,還存在理念滯後,規定內容空泛,監管手段不明確等局限。

2.2 社會監督力度不夠。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社會監管,主要是由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的獨立審計來完成的。其他社會機構或組織,雖然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監管也起到壹定作用,但是並沒有相關的法律將其納入監管主體的範圍,賦予其監管責任。以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的獨立審計為主的會計信息社會監管,能夠促使上市公司強化會計核算基礎工作,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從而有利於對會計信息披露的規範。但是,從目前的監管效果來看,並不令人滿意,這種社會監管機制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2.3 上市公司內部有意進行違規操作。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處於利益驅動,失實披露會計信息。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由於在現代股份公司中,股東和受托管理公司的經濟利益傾向於提高利潤,並往往借助於會計上的技術處理達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證券市場也成為展現企業形象的壹個重要舞臺,公司的盈利以及其它有利好消息,有利於吸引投資者。因此提高公司的股票價格,有利於樹立公司的良好形象,使公司在競爭中立於有利地位。而且由於我國證券市場建立的時間不長,壹些成熟的觀念和意識還沒有建立起來,許多上市公司對會計信息披露的做法也不很成熟,這樣制作出來的信息常常不能完全符合規範的要求。

2.4 企業內部治理結構有缺陷。具體表現在,壹是從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來看,存在著嚴重失衡。股東大會大多是擺擺樣子,難以有效監督公司管理人員,大股東幹預上市公司日常決策的不規範現象時有所見。二是從公司董事會的結構和功能來看,許多由國有或集體企業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公司的董事長多數仍由原來的廠長或者經理擔任,習慣於既管決策,又管經營。三是從監事會的監督來看,其監督功能弱化、缺乏權威,部分監事因缺乏法律、財務等專業知識無法行使職權。許多公司的監事。是由現任董事長或總經理上市前的副職或助手來擔任,由原來的上下級關系轉變為現在的相互制衡關系,其監督難度可想而知。

3 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

3.1 完善會計法規體系。我國在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制定我國會計準則上邁出了較大步伐,但在具體執行時還存在壹定的問題,壹個制定得再好的會計準則,如果得不到有效執行,那就是形同虛設。所以,要建立壹個行之有效的會計準則執行機制。同時,不斷完善會計法律法規建設,從制度層面預防會計違規行為。會計法律法規的作用在於強約束性,通過對具體會計核算業務進行規範性約束,來達到規範會計行為的結果,最終達到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目的。

3.2 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健全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壹是明確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者責、權、利,建立股東對經營管理者的強力約束,建立董事會與經理層之間基於合約的委托代理關系;二是理順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關系,解決國有股產權主體虛位問題;三是通過權利分配、權利制衡和信息披露等機制,在企業內部控制機制上減少會計造假的風險;四是完善業績評價機制,應考慮增加壹些涉及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等的非財務會計指標,使經營者所得的利益與企業目標約束掛鉤;五是改變激勵措施,防止經營者的短期行為,就經營管理者的激勵措施將長期績效補償與短期工薪支付分開。

3.3 逐步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平。會計人員如果缺乏必要的業務水平,很可能會出現會計信息差錯。而當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時,那麽就算他的業務水平再高,也會出現會計信息舞弊。所以需要以技能培訓與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的方式來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即要經常對會計人員進行培訓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素質。高水平的專業素質是規範會計職業的前提條件,職業道德意識的提高是規範會計職業的重要因素,有助於會計人員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其能夠抵制和化解來自外部的威逼利誘,依法辦事,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之間的關系,杜絕會計違法現象的發生。

3.4 完善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建立審計委員會。完善的獨立董事制度可加強對上市公司的外部監督,並使董事會這壹內部機構適當的外部化,從而形成壹定的監督制約力量,加強了對公司經營活動的監督。同時,在獨立董事制度下設置審計委員會有助於對受制於經理層的會計信息進行再監督。鑒於會計信息由管理層負責編制和提供,而管理層的聘任顯然受大股東意誌的支配或影響,為了防止內部人控制,制衡管理層和大股東在會計信息方面的權利,在公司的治理實務上,設立審計委員會,對受制於經理層的會計信息進行再監督。審計委員會最主要的功能是通過指導和協調公司內部審計工作與外部註冊會計師審計,確保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的質量。審計委員會制度的建立,可有效擺脫經理層的控制,實現對註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再監督,從而為資本市場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

3.5 加強執法力度。要明確會計信息失真的責任承擔主體,應該將會計信息失真歸入企業領導者的約束體制中,而不應讓會計人員充當不該充當的角色,否則會適得其反。應該明確會計信息失真的衡量標準,使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成本遠遠高於其所得的利益,革除目前造假利益大於造假成本的現象,從經濟利益上隔斷對會計信息造假的偏好。

[2]李翔,馮崢.會計信息披露需求.來自證券研究機構的分析[J].會計研究,2006(3).[3]降琪琦.會計信息的優勢分析[J].財會通訊,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