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有意思的是,6月4日,北京大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也申請了“蝦米音樂娛樂”商標,國際分類為41,涵蓋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2021 1 10月5日,蝦米音樂在官方微博和APP上宣布,於2月5日零點停止歌曲試聽、下載、評論等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停止導出或下載個人資料,僅保留賬號資產處理和網文音樂人提現服務。
想起那段時間,我剛開始用蝦,大概半年。蝦米給我的感覺是他的推薦算法很厲害,甚至比網易雲還厲害。尤其是壹些小眾歌曲,蝦米讓我找了很多國內的小眾樂隊,甚至壹些城市流行風格的專輯在網易雲、qq音樂都找不到。所以雖然很久沒用蝦了,但是真的對他有好感。當時我連續發布了很多出發前的歌單,我們推薦的每壹首歌都包含壹個推薦,這也是蝦米壹直以來的特點。整個app充滿了人文關懷的氛圍。
然而,蝦米被關停後,官網變成了音樂蝸牛。官網表示,音樂蝸牛是基於蝦米音樂版權曲庫能力的音樂內容管理和分發專業平臺,已與數十家頂級商業平臺合作音樂內容分發。那相當於為音樂人提供音樂版權和發行管理服務。
的確,蝦米本身有很多獨立音樂人資源,但是在騰訊的壟斷下,很多流行歌曲基本上是沒有的。現在普遍認為版權是蝦米倒閉的最大原因之壹。蝦米當時唯壹的優勢就是小眾歌曲。但壹旦獲得版權,蝦米在阿裏資本的支持下隨時可以復活。畢竟他獨特的推薦算法和我們發自內心的推薦語言真的能贏得很多Z世代的心。
不過從名字上分析,個人認為蝦米音樂娛樂更有可能是為音樂人服務的。至於蝦米音樂能否復活,現階段確實有可能。就像滴滴出事後很多網約車平臺的瘋狂擴張,會不會在騰訊失去獨家音樂版權後,在音樂市場掀起同樣的浪潮?靜靜等待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