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回姥姥家的路

回姥姥家的路

姥姥家處在壹個極為偏僻的農村,距離最近的集市還有七、八公裏,距我們家有五十多公裏。因此,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裏,去姥姥家壹趟不亞於壹次長途旅行,需要中間轉車,再走近兩三公裏的鄉間小道,還真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

姥姥是壹位和藹可親的小腳老太太,她只有媽媽和舅舅兩個孩子。但姥姥又是思想極為開明的,媽媽在當時那個年代,是這個小村裏唯壹的壹個讀書的又考取上大學,跳出農村的女學生。畢業後,媽媽分配到縣城的學校教書,然後成家,接著有了姐姐們和我。她離姥姥家遠了,但每逢月末或者假期,爸媽總會帶我們去姥姥家走親戚。

三十年前,爸媽工資加起來也就七八十塊,媽媽又是極為孝順的女兒,每次去看姥姥都是力所能及的給姥姥買壹些禮物,當時又不通公***汽車。回家的時候,大都是騎自行車壹路顛簸。從我們家到姥姥家大概要三個多小時的路程,記憶裏,特別是冬天,我坐在自行車前面大梁上綁好的小座上,穿上厚厚的棉襖,戴上帽子,系上媽媽的大圍巾,再戴上厚厚的口罩,整個人都包了起來。姐姐坐在後座上還自由壹點,我在前面幾乎是壹動不動的,因為曾經有被自行車鏈條鉸到過腳的經歷。無聊極了,就直盯著車輪下面的路看,不太寬敞的土路,時間長了象是壹條黃色的流動著的河流,那便是坐自行車回家時候唯壹的樂趣了。幾個小時坐下來再加上天冷,下了車腿腳麻木得幾乎不會走路。到村子裏,狹窄彎曲的小巷,低矮的土房子,枯草、麥稭、遍布在道路兩旁,村裏大隊部門前滿是或蹲著,或席地而坐、袖著手曬太陽的人,對於我們的到來和歡迎的程度那真是不亞於迎接“領導”視察。紛紛站起身圍過來,用滿是皴裂的大手拉住我噓寒問暖,那滿是泥土氣息的大手還會放在我的頭頂摸娑,粗糙的大手甚至會掛住發絲,扯得頭皮生疼。我就會縮著脖子擠出來壹臉甜甜的微笑應和著,每當那個時候,聞訊而來的姥姥就會急急地從家裏迎出來,牽了我的手回家,然後抱來芝麻的稭稈、玉米芯或者什麽柴草,生壹大堆火讓我們取暖,已經不記得當時的柴火是怎樣暖和,只記得這種柴火取暖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得到的,這是貴客才有的禮遇。刻在記憶深處的是紅彤彤的火苗,那暖暖的親情和滿屋子濃濃的嗆得直咳嗽的柴草得煙味兒……

後來,土路變成了柏油馬路,也通了公***汽車,我們再回姥姥家方便了好多。但下了車還有三四公裏的土路要步行,舅舅有空就會借驢車來接我們。晴天還好,但是每逢雨雪天氣,特別是經過沿途的村莊時,路非常難走,或許是村莊人多車多軋壞了路面,或許是質量欠佳,每逢臨近村子就愈加凹凸不平。去壹趟姥姥家要顛簸近兩個小時。有時公交車上人熙熙攘攘,空氣渾濁直搖晃得人七葷八素的。這還不算,最慘的那次記得那次冬天回來的路上,車子路過那個叫冢上的村子時坐在車上象是坐轎子似的高高低低此起彼伏,壹下子又顛起來老高,落下時或許是被路上凸起的石頭硌破。我們好多人在那個陰冷的冬日黃昏被困在陌生的村莊……

現在,去壹趟姥姥家方便極了。家庭轎車已然走進我的家庭,快速通道已經橫跨半個滑縣,到姥姥家路面寬敞平整,途經村子的鄉村路段也全是水泥路面,再不象以前那樣顛簸難行,疾馳的汽車行駛在寬闊的路面,是那樣的愜意舒心,看看道路兩旁綠化帶競相開放的鮮花,看看遠處壹望無際的田野,看看忙碌著的人們,看看遠處的樹木和壹座座現代化的村莊,四五十分鐘壹晃而過,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姥姥家。遙遠偏僻的村莊似乎也不再偏僻了,土房子不知何時幾乎都變成兩層的小樓,村內也見不到閑散的人。真是: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現在舅舅家也成了兩層半的小樓,窗明幾凈再不是滿院的柴草,客廳裏櫃式空調取代了童年記憶裏的柴草取暖,別說,還真有點回味那時的味道。聽舅舅說,現在農忙季節壹過,村裏的青壯年大都會出去打工掙錢,村裏也只有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該吃午飯了,也不見舅媽去廚房擺弄做飯,記得小時候,姥姥和舅媽壹上午都是在廚房裏忙活的,總是忙活到快要吃飯時,姥姥才在煙熏火燎的廚房裏出來解下大圍裙,摔打幹凈落在身上的草灰……或許是看著我發楞,舅舅笑著說:“餓了吧,老是瞄著廚房,妳看看,現在廚房裏沒有妳害怕的煙味兒了,電磁爐,液化氣,電炒鍋也走進了我們的廚房了。去看看昨天剛剛給妳燉好了最愛吃的大排骨,可以先嘗嘗。但是,今天中午不做飯,去村裏的小飯店,咱們也去嘗嘗那裏的鄉村風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