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填寫基本要求
1,舉報對象。國稅調查信息表(00表)、企業表(01表)、貨物和勞務表(02表)應由增值稅納稅人或營業稅納稅人填寫,但辦理臨時稅務登記證的企業可不納入調查範圍。
2.數據來源。表01、表02均來源於2014年度各稅種納稅申報表、企業財務報告、所得稅匯算清繳報表、會計賬目及其他經主管稅務機關、企業主管部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相關資料。
3.指示器範圍。企業法人應填報法人(包括其非獨立核算的非法人分支機構)的相關稅費指標(表065438第2-271行、表02第02行,下同)、財務等指標(表01第272-427行,下同);獨立核算的非法人企業需填寫企業的相關稅費指標、財務等指標;非獨立核算的非法人企業只需填寫企業的相關稅費指標,不填寫財務等指標。
4.填寫要求。00表和01表要逐行填寫,02表要逐行填寫(即商品或服務要分),沒有數據的項目填“0”,不留空行。指標中,對於用關系表達式標註的指標,相關數據應滿足關系表達式的要求;對於沒有規定關系的指標,要求相關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正確。特殊情況不能滿足關系的,必須填寫審核說明。
二、2016年度納稅調整01表(企業表)說明。
2.本年壹般項目的銷售按適用稅率(F2)征稅
指壹般貨物、勞務和應稅服務的國內銷售,屬於增值稅征收範圍並計算銷項稅額,不含增值稅銷售額。可根據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的年度增值稅匯總納稅申報表中壹般貨物、勞務和應稅服務銷售額欄的累計數填寫,不包括第5行按需銷售、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納稅人和有抵扣項目的應稅服務,此欄應填寫抵扣前的不含稅銷售額。
3、本年度壹般項目按簡易計稅方法銷售(F3)
指企業在中國境內銷售適用簡易方法征收增值稅的貨物、勞務和應稅服務的銷售額,可在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的年度匯總增值稅申報表“簡易方法征稅貨物銷售額”欄中按本年累計數填寫,也可由小規模納稅人填寫。
4.今年的免稅銷售(F4)
指企業在中國境內根據國家稅收政策直接免征增值稅的貨物和勞務的銷售,可在主管稅務機關年度(按納稅時間確定,下同)匯總納稅申報表“免征增值稅的貨物或勞務銷售”欄中,根據本年度累計數填列。
5.本年可要求退稅的貨物、服務和應稅服務銷售額(F5)
是指企業在國內銷售的按照國家稅收政策規定可以按需退稅的貨物、勞務和應稅服務的銷售額,可以在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年度匯總中的“按需銷售額”欄中,根據本年度累計數填寫。
6.應稅服務抵扣項目本年實際抵扣金額(F6)
指實行差別征稅的試點企業取得的應稅服務的總價和價外費用中實際扣除的金額。
7.本年銷項稅額(7 = 8+9+10+11)(F7)
按照本表所列公式計算填寫,如果試點企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應稅服務有抵扣項目,應填寫抵扣後的銷項稅額。
8,其中:1。適用稅率為17%的銷項稅(F8)。
根據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年度匯總中“銷項”欄和“適用稅率”17%“稅額”欄各行數據合計數填寫。本項目不包括適用稅率17%的銷售退貨、折讓和折扣的銷項稅額合計。
9.2.銷項稅稅率為13% (F9)
根據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年度匯總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銷項”欄和“適用稅率”13%的“稅額”欄各行數據合計數填寫。本項目不包括適用稅率13%的銷售退貨、折讓和折扣的銷項稅額合計。
10, 3.銷項稅稅率為11% (F10)。
僅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納稅人填寫。根據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年度匯總中“銷項”欄和“適用稅率”11%的“稅額”欄各行數據合計數填寫。本項目不包括適用稅率11%的銷售退回、折讓和折扣的銷項稅額合計。
11, 4.6%稅率的銷項稅(F11)。
僅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納稅人填寫。根據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年度匯總中“銷項”欄和“適用稅率”均為6%的“稅額”欄各行數據合計數填寫。本項不包括適用6%稅率的銷售退貨、折扣和折讓的銷項稅額合計。
12,本年進項稅(12 >;= 13+17+20+21+22)(f 12)
指納稅人本期抵扣的進項稅額。根據主管稅務機關核實確認的增值稅年度匯總納稅申報表中“進項稅額”欄的合計數填寫。
13,其中:1。進項稅,稅率為17% (F13)。
壹般納稅人填寫主管稅務機關確認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進項”欄,適用稅率為17%的“本期發生額”指標年度總數。
14,其中:購買國產設備進項稅(F14)
指納稅人當年在國內購買設備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按照年末累計金額填列。
15.按17%的稅率抵扣的進項稅適用於海關完稅憑證(F15)。
以海關在進口環節征收的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為抵扣憑證,填寫稅率為17%的進項稅額年度累計金額,數據應小於等於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報信息2第五欄。
16,其中:進口機器設備進項稅(F16)
指納稅人當年進口設備時向主管海關繳納的進口增值稅,根據進口海關征收的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進口設備規模填寫。
17, 2.13%稅率或扣除率的進項稅(F17)。
壹般納稅人應在主管稅務機關確認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本期進項稅額”欄中,以“本期發生額”的年度累計數填列,稅率為13%。
18,其中:海關完稅憑證適用於按13% (F18)的稅率抵扣的進項稅額。
以海關在進口環節征收的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為抵扣憑證,填寫稅率為13%的進項稅額年度累計金額,數據應小於等於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報信息2第五欄。
19,農產品收購憑證抵扣進項稅(F19)
以農產品收購發票和普通發票為抵扣憑證,按13%的稅率填寫年度累計進項稅額,數據應小於等於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頁信息2第6欄。
20.3.進項稅稅率為11% (F20)
根據主管稅務機關確認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進項”欄,填寫稅率為11%的“本期金額”指標的年度總數。
21, 4.6%稅率的進項稅(F21)
根據主管稅務機關確認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進項”欄中稅率為6%的“本期發生額”指標的年度合計數填列。
22.5.適用5%、3%和減少1.5%的進項稅(F22)。
根據主管稅務機關確認的增值稅申報表“進項”欄,填寫5%和3%征收率的年度合計數和減征增值稅的“本期數”指標1.5%。
23.進項稅本年轉出金額(F23)
根據企業全年匯總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本期進項稅額”欄內數據之和填列(即免稅貨物、非應稅項目、非正常損失、簡易方法征稅貨物、免抵稅貨物、其他)。
24.期初增值稅免稅額(F24)
指上年末尚未抵扣的進項稅額。應根據本年度納稅期為1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稅”欄中的指標“月數”填寫,留抵稅額的納稅人應根據本年度納稅期為1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稅”欄中的指標“月數”+“本年度”填寫。
25.本年可抵扣稅額合計(廠家=12-23+24-55)或(外貿企業=12-23+24)(F25)。
生產企業的公式是25=12-23+24-54,外貿企業的公式是25=12-23+24。
26.用期末剩余的稅額抵消所欠的稅額(F26)
指根據國稅發[2004]112號文規定,由縣級以上稅務機關抵扣的未繳納增值稅和稅款滯納金,應按稅務機關實際批準文號填列。
27.本年實際扣除的稅額(F27)
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稅”和“實際抵扣稅額”欄的總行數。本項目包括本期期初實際抵扣的增值稅金額,但不包括出口免稅貨物的退稅金額。
28.本年按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F28)
反映壹般納稅人本期按簡易計稅方法應繳納的增值稅和小規模納稅人按征收率應繳納的稅款,但不包括按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的稅務稽查應繳納的稅款。
29.本年應納稅額的減少(F29)
指對納稅人銷售的貨物,按當年應納增值稅稅額減征2%的增值稅,以及按照規定可以在應納增值稅稅額中全額扣除的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費用和技術維護費用。可根據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累計應納稅額減征額填寫。
30.本年應納稅額合計(30=7-27+28-29)(F30)
根據本表所列公式計算並填寫。
31,本年應交增值稅(F31)
按納稅申報表要求填寫,是指本期納稅人接受稅務檢查,扣除上期免稅額後,以現金或銀行結算方式繳納增值稅。
32.建築服務、房地產租賃和房地產銷售應按照2%、3%和5%的稅率預付。
按2%、3%、5%的稅率填寫銷項稅額(預繳)。對應的口徑是增值稅預繳申報表第4欄第6行。
33.年初未繳納的增值稅(F33)
指年初企業應繳未繳的增值稅。應按照“應納稅額?未繳增值稅"明細科目貸方本年期初余額,如果"應交稅金?未繳增值稅明細科目為借方余額的,以“-”號反映在本項目。
34.其中:年初逾期增值稅(F34)
指企業年初未繳納(含延期繳納)的上年增值稅金額。應根據主管稅務機關核定的當年納稅期為1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稅”欄指標數據填寫。
35.本年繳納增值稅(35=36+39)(F35)
指當年6月65438+10月1至當年2月31期間,以現金或銀行方式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包括以前年度所欠稅款、本年多繳稅款和當年6月65438+10月以現金或銀行方式繳納的屬於以前年度的稅款。還包括以現金或銀行結算方式實際繳納的稅款和本年度代扣代繳的稅款,不包括5438年6月+次年10月申報繳納的屬於上年的稅款,按照本表所列公式計算填寫。
36,其中:1。本年就地繳納增值稅(F36)
指機構所在縣(市)從65438+10月1至65438+2月31,以現金或銀行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包括以前年度所欠稅款、本年度多繳的稅款和以前年度以現金或銀行繳納的稅款,屬於以前年度。還包括以現金或銀行結算方式實際繳納的稅款和本年度代扣代繳的稅款,以核對和補充以前年度和本年度的增值稅,不包括5438年6月+次年10月申報繳納的稅款屬於本年度的增值稅,可根據“應納稅額?”應交增值稅”欄和“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進行分析填列,也可根據本期加蓋銀行回單戳記的增值稅繳款書匯總分析填列。
37,其中:(1)以前年度未結清的增值稅本年結清(F37)。
指納稅人在清理以前年度所欠增值稅時,以現金或銀行結算方式繳納的增值稅。應根據本期加蓋銀行收訖章的增值稅繳款書分析填列。
38.(2)增值稅本年已查補(F38)
指納稅人根據補查開具的繳款書,以現金或銀行結算方式繳納的增值稅。應根據本期加蓋銀行收訖章的增值稅繳款書分析填列。
39.2.本年異地繳納增值稅(F39)
指65438年6月+10月1至當年2月1在機構所在縣(市)以現金或銀行結算方式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包括以前年度所欠稅款、本年多繳的稅款和當年6月65438+10月以現金或銀行結算方式繳納的稅款,屬於以前年度。還包括以現金或銀行結算方式實際繳納的稅款和本年度代扣代繳的稅款,以核對和補充以前年度和本年度的增值稅,不包括5438年6月+次年10月申報繳納的稅款屬於本年度的增值稅,可根據“應納稅額?”應交增值稅”欄和“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科目進行分析填列,也可根據本期加蓋銀行回單戳記的增值稅繳款書匯總分析填列。
40.年末未繳增值稅(40=33+30+31-35-26)(F40)
反映企業年末未繳增值稅,是指納稅人年末應繳未繳的增值稅。根據本表所列公式計算並填寫。
41,其中:年末增值稅逾期(F41)
指企業年末欠繳增值稅的金額,包括以前年度欠繳的金額。應根據納稅期為65438+當年2月的增值稅納稅申報表“計稅”欄指標數據填寫,並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實確認。
42.本年檢查並補充增值稅以抵消剩余稅款(F42)
指納稅人當期繳納的稅款,按規定扣除的稅款。應根據稅務檢查決定和有關會計分析填寫。
43.年末保留的進項稅(43=25-26-27-42)(F43)
指納稅人年末應繳納的進項稅余額。根據本表所列公式計算並填寫。
44.本年收到的國內貨物增值稅,首先征收和退還,以及貨物和應稅服務增值稅(F44)
指納稅人按照先征後返的政策,對國內貨物或勞務在當年實際收取的增值稅。
45.本年出口商品銷售額(F45)
指出口企業在65438+10月至65438+2月期間申報並財務銷售的出口貨物銷售額。包括出口退(免)稅政策適用和不適用的所有出口貨物的銷售。
46.其中:本年出口退(免)稅貨物銷售額(F46)
指當年2月1至1期間,企業財務申報銷售的全部(含單證不全部分)適用出口退(免)稅政策的出口貨物銷售。具體為:實行“免抵退”辦法的增值稅壹般納稅人外貿企業銷售出口貨物;增值稅壹般納稅人生產企業實行“免、抵、退”辦法出口銷售貨物;和其他免稅出口貨物的銷售。
47.其中,本年申報退(免)稅的出口貨物銷售額(F47)
指當年65438+10月1至65438+2月31期間實行免稅措施並進行財務銷(免)稅的生產企業、外貿企業及其他出口企業適用的出口退(免)稅政策
48.本年出口服務銷售額(F48)
指出口企業在當年2月1至1期間申報並在財務上銷售的出口勞務銷售額。包括出口退(免)稅政策適用和不適用的所有出口勞務的銷售。
49.其中:本年出口退(免)稅出口勞務銷售額(F49)
指企業在10月1日至2月1日期間申報出口並進行財務銷售(含單證不全部分)的享受出口退(免)稅政策的出口勞務銷售。具體為:增值稅壹般納稅人外貿企業以“免抵退”方式銷售出口服務;增值稅壹般納稅人生產企業以“免、抵、退”方式出口勞務銷售;以及其他免稅出口服務的銷售。
50.其中:本年申報退(免)稅的出口勞務銷售額(F50)。
指當年65438+10月1至65438+2月31期間實行免稅措施並進行財務銷(免)稅的生產企業、外貿企業及其他出口企業適用的出口退(免)稅政策
51,本年出口勞務銷售額(F51)
指出口企業在65438+10月至65438+2月期間申報並在財務上銷售的出口服務銷售額。包括出口退(免)稅政策適用和不適用的所有出口服務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