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可以在生產和投訴兩個方面做出改變,來杜絕有問題的頭盔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提高生產門檻要想頭盔的質量達到標準,就需要適當的提高生產門檻。比如說制定細致的規定,要求公司達到某些指標之後,才能有權利生產頭盔。另外,在材料的選用,頭盔的各項數據方面,要做到實時更新,有公開的渠道可以隨時查看。壹方面,方便相關部門對其進行突擊性檢查,另壹方面,提高數據造假的成本和風險。
另外,在物料供應以及才買方面也需要做出具體的規定,比如可以指定某幾個廠商為其供貨。這樣,如果說產品的指問題是出在材料上面,很容易就能找到源頭,方便廠家之間互相制約,監督。
不管是做頭盔也好,或者是其他的東西,商家目的只有壹個,就是賺錢。並且是想盡辦法賺更多的錢。當壹切的出發點都放在錢上的時候。只有讓造假的風險指數盡量高壹些,付出的代價盡量大壹些,才能制約商家,避免利欲熏心。所以,另外壹個可以約束商家的辦法就是投訴機制。
有效的投訴機制除了在源頭嚴把質量關之外,相關部門可以想辦法,找出壹些消費者能夠快速辨別頭盔質量是否合格的小竅門。在購買時,或者是購買之後能夠有自主檢測的能力。發現有問題的頭盔之後,除了找商場退貨之外,還應該有更高壹級的反饋部門,並且盡量做到急速相應。
只要落實之後,馬上處理,並且懲罰機制要相對嚴苛壹些。可能這樣做會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將犯錯的懲罰定的足夠高,是最有效的辦法。
雖然在前期,相關監管部門的工作量會非常大,甚至會疲憊不堪。但相信只要堅持住,挺過開始的階段,情況就會大幅度好轉。相信沒有廠家的老板願意頂風作案。當看到同行業的取巧者壹個個被查處之後,自然膽子就會小很多。到時候,他們自己就會加強管理和生產規範,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相比較生產方面的制約,我會認為,給更多人權利,大家都有能力有效的投訴,會比較有效壹些。因為,當監管的權利只在壹小部分人手裏的時候,難免會產生利益上的聯系。我們不用灰暗的心態去揣測其他人。同樣的,也要給大家制造壹個相對嚴格的環境,來督促他們做好基本的工作。這既是保護消費者,同樣也保護了行業中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