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專業舞臺音響工程中如何區分音響的好壞?

專業舞臺音響工程中如何區分音響的好壞?

專業舞臺音響工程中區分音響的好壞的方法:

壹、音場的舞臺表現

音場的空間感和喇叭擺位關系重大:音場立體性的高、寬、深延伸到墻,此高、寬、深會形成前凸後凹或比較平面或四方或長方或橢圓等形狀,也就是上下左右前後延伸的整體音場空間感形狀,此音場形狀就是各種不同形狀的空間感,鈦音膜最佳空間感是彌漫整個聆聽室,輕松通透的四面八方龐大無邊之感的音場空間感,甚至有穿透四周墻壁之感的表現,基本上除了器材好之外還要有適當空間大小,太小空間比較難達成完美空間感。

音場中樂器和人聲的層次和定位感,層次是指音場之中樂器等發聲體的立體性以及或深淺或遠近距離的變化,定位感是指發聲體音場立體性的左右和上下的位置。層次和定位感良好,各種樂器和人聲等就有立體形體感,若音響系統器材不夠好或是音箱擺位不好是聽不到形體感的,尤其是有深度層次的形體感。而整體音場應該成形於左右喇叭後方舞臺,如若聲音向前沖就不對了,尤其低頻表現前沖時有重擊胸膛之感,壹時以為是大音量的力道感覺過癮,但如此聽久了會很不舒服,是不正確的表現。

二、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

在整體音場形狀內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密度和重量感與聲音細節多寡及音場穩定度有關,聲音音場穩定度高,重量感強,也是樂器定位準、形體感不飄移的表現。聲音的密度高是細節多、音感充實的表現,密度高對雙耳或身體的包圍感或擁抱感感覺越好,會有如臨現場親歷的感覺。

三、聲音的透明感與清晰度

音場的透明感和樂音的本身以及背景幹凈程度有關,以儀測而言和 S+N/N的對比程度有關。透明感好、空間感好,清晰度壹定好,音混、音糊如隔層霧或朦著紗,音場壹定比較扁平無深度、音像較大甚或糊成壹團,鈦音膜常見的低音肥大即是壹例,亦或低音糊成壹團也是,有人以為是低頻渾厚有力而自喜這其實是不對的,聽聽現場音樂演奏會當可比對得知。

清晰度常和中高音量感較多偏亮的現象混為壹談,中高音偏亮、偏多、整體低頻比例減少,聽感不自然,若同時唇齒音較多定會刺耳難受。低頻清晰度較難做好,可以從大鼓皮尾韻或Double Bass弦的微震的鑒別程度認定。四、高中低頻段的均衡性

聲音的高、中、低各頻段均衡才能悅耳,太亮(高頻太多)尤其唇齒音壹多就難受,太暗(高頻太少)就不生動,低頻膨脹(太多)會掩蓋主題,而缺低頻會好像下盤少了東西,缺少整體性,或中頻太沖不夠厚實,就缺少溫潤豐厚的甜美感,而變得幹澀。

五、音質的美感

要求不只順耳,樂曲還可感染所有情感的傳達,或如沐春風詩情畫意的柔順或澎湃洶湧的壯烈情懷,而音質不美就產生生、冷、硬、瘦、薄之感。

六、聲音的解析力和細節

解析力強,細節才可能多,壹般音響系統以低頻解析力最難做好,細節多才能聽到弦樂的綿密擦弦的微震(或稱松香味)和鋼琴擊槌瞬間敲擊的木頭味,以及而後的尾韻延伸和鋼弦與琴腔、琴反射板的***鳴,又如人聲微弱氣息的情感表達,低頻如鼓皮被槌打時的瞬間張力與延伸尾韻等。

七、聲音的凝聚力與形體感

聲音的凝聚力與形態感指的是聚焦良好,不暈不散的樂器或嘴形或凝聚的鼓聲,以及人聲和樂器的大小比例,這壹項和器材相位失真與喇叭擴散角及反應速度有關,與音箱toe-in角度調整關系也很大,不夠細膩的系統有暈,形體偏大,不成比例,凝聚力與形體感不好,音樂舞臺就不成形或成形不完整,無法達到自然龐大的舞臺效果。

八、有生命力的活潑感

演奏(唱)曲目的聲音強弱對比就是動態大小,直接表現就是現場聲音動態感的程度,鈦音膜動態和錄音現場壹樣大就是有生命力的活潑感,動態被壓縮後聲音會變得沈悶不生動,壹般音響的反應速度快慢,與喇叭單體和放大器都有關系,若缺少細節和動態,聲音會變得平淡乏味,此時音響沒深度,少層次,弱對比,聲音表現很平面不生動,只能像背景音樂般聽聽不能真正聆賞,動態大、細節多、聲音自然甜美,就是有生命力的活潑感,才能傳達音樂“聲動”的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