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
1933年11月20日,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以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為主力,在福建發動的抗日反蔣事件。簡稱“閩變”。1931年“九·壹八”事變後,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由於他們的抗日要求和行動得不到蔣介石政府的支持,與蔣的矛盾日益激化。1933年6月1日《塘沽協定》簽字後第二天,蔣、蔡在福州發表通電,反對蔣介石對日妥協,出賣華北。接著又在中國***產黨抗日主張的影響下和“剿赤”軍事失敗的刺激下,放棄了抗日與“剿赤”並行的方針,於10月26日派代表至江西瑞金與中國工農紅軍簽訂《反日反蔣的初步協定》,為事變的發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11月20日,李濟深等在福州召開中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發表《人民權利宣言》。福建事變爆發。21日,李濟深等通電脫離國民黨,隨後聯合第三黨和神州國光社成員發起成立生產人民黨,以陳銘樞為總書記。22日,中華***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宣告成立,由李濟深、陳銘樞、陳友仁等十壹人任委員,李濟深任主席,改民國二十二年為“中華***和國元年”,並宣布革命政府的中心任務是外求民族解放,排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內求打倒軍閥,推翻國民黨統治,實現人民民主自由,發展國民經濟,解放工農勞苦群眾。
中華***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後,受到各地民眾和海外華僑的擁護,但同時也遭到蔣介石政府的輿論攻擊和軍事鎮壓。12月下旬,蔣介石抽調進攻江西蘇區的嫡系部隊十余萬人,以蔣鼎文為前敵總指揮,在海、空軍的配合下,由贛東和浙江分路進攻延平、古田等地。1934年1月上、中旬,延平、古田、福州先後被蔣軍占領,中華***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軍總部分別遷往漳州和泉州。21日,泉州、漳州相繼失守,福建事變終告失敗。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逃往香港,第十九路軍的番號被取消,軍隊被蔣介石改編。
《中華***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宣言》
壹九三三年十壹月二十二日
中華***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應全國人民之要求,宣告於公歷1933年11月22日成立於福州。謹將其成立之原因及其任務貼告全國:自蔣中正憑借其禦用之國民黨系統,及其禍國殘民之武力,背叛革命攘據政府以來,中華民族益趨於滅亡之危途,全國人民,更陷於無以為生之絕境,外患內憂,同時侵迫,危機之深,情勢之惡,較諸亡清末造及北洋軍閥當國之日,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中華民族因帝國主義者侵略而發生之危機,雖不自今日始,然自蔣中正當國以來,此危機之深刻實為前此所罕睹,九·壹八事變之後,東北四省,相繼淪喪,灤河東西,實際為日本帝國主義者所掌握,天津察綏以及華北各省,均有隨時被吞並之可能,長江流域沿海壹帶亦莫不岌岌可危;同時李頓報告書中之***管計劃,則由所謂技術合作,而漸趨於實現;行見中華民族不亡於日本帝國主義者之獨占,即亡於國際帝國主義者之***管。或壹部分領土被日本所獨占,或壹部分被國際帝國主義者所分割與***管,總之,滅亡景象不唯呈露目前,且已局部實現矣!全國人民死於蔣中正所制造之數次大規模內戰與死於由政治窳敗而釀成之天災中者累數百千萬人;其幸而生存者,或則欲耕無地欲工無所,或則雖耕雖工,而仍不得壹飽,致有極廉之布帛而不得以為衣,有奇賤之米麥而不得以為食之稀有現象。然而人民所受之痛苦,尚不止此,南京政府不特對於此饑寒交迫之廣大群眾,不加救濟,且不容其自救,凡主張人民自救者,不目為反動,即指為赤化,罪名壹出,剿殺隨之,數年來,人民被其殘殺者,不知凡幾,於是全國人民,除待斃溝壑外,求生無路矣!
舉凡上述民族之危機人民之痛苦,以及其他經濟之破產,社會之紊亂,其所以趨於如此嚴重者,莫非蔣中正所造成,蓋蔣中正所禦用之南京政府,實為壹切反革命派之大集團,其唯壹之任務即剝削與壓迫全國之生產人民,不僅人民生死非其所計,即民族存亡,亦非其所計;且為主持其反動政權起見,不惜歡迎帝國主義者統治中國,以鎮壓國內革命民眾之反抗運動。故九·壹八事變之初,即令張學良不加抵抗,十九路軍淞滬抗日之際,又絕其後援;馴至壹送熱河,再送灤河流域;復簽訂塘沽協定,出賣華北,近更派使交涉,實行降日,同時對東北義勇軍之活動,則多方破壞;對民眾同盟軍之抗日,則直接威迫;對粵桂閩,出兵援熱,則百端阻抗;對各地之愛國誌士,則肆意迫害,對於內地之工農解放運動,則盡力摧殘,對於思想進步之文人,均在不赦之列,由此可知蔣中正所領導之南京政府,實帝國主義者屠殺中國人民之工具。
故欲挽救中華民族之滅亡,開辟全國人民之生路,首先必須推翻南京政府。而中華***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之產生,即系應此種迫切之需要。本革命政府以最大之誠意,向全國宣布:人民革命政府成立之使命,在:壹、求中華民族之解放,形成真正獨立自由之國家,二、消滅反革命之南京政府,建立生產人民之政權,三、實現國內各民族之平等權利,四、保障壹切生產人民之絕對自由平等權,五、排除帝國主義在中國之勢力,打倒軍閥,鏟除封建制度發展國民經濟,解放農工勞苦群眾。以上各端實為本革命政府之中心任務,本革命政府,決以最大之努力促其實現。本革命政府更有為全國生產人民告者,在蔣中正統治之下,政治黑暗,官吏貪汙,綱紀廢馳,驕奢無度,此雖蔣中正等禍國之末節,然全國人民已莫不切齒痛恨,本革命政府自成立之日起,當即徹底肅清貪官汙吏,建立廉潔政府,提高行政效率,厲行法治精神,並領導全體公務人員,節衣縮食,刻苦任勞,以貫徹根本之主張,樹立興國之規範。
本革命政府尤願表示其求和平而奮鬥之決心,蔣中正政府之亡國政策,既擾亂世界之和平,而其殘民政策,又擾亂國內之和平,本革命政府為保障世界及中國之和平起見,不得不堅決反對蔣中正亡國殘民之政策。因此本革命政府竭誠希望全國人民及各政治集團與各軍隊深切和平之決心,壹致奮起,擁護革命政府,堅決與蔣中正政府作殊死戰,以實現中華民族當前迫切之要求,謹以宣言。
首都:福州
設閩海、延平、興泉、龍汀四省和福州、廈門二特別市,下轄64縣
閩海省(15縣):閩侯、長樂、福清、連江、羅源、古田、閩清、屏南、永泰、平潭、霞浦、福鼎、寧德、壽寧、福安
延平省(16縣):南平、沙縣、將樂、順昌、永安、尤溪、建甌、建陽、崇安、浦城、松溪、政和、邵武、光澤、泰寧、建寧
興泉省(12縣):莆田、仙遊、晉江、南安、安溪、惠安、同安、金門、永春、德化、大田、思明
龍汀省(21縣):龍溪、漳浦、海澄、南靖、長泰、平和、詔安、雲霄、東山、華安、龍巖、漳平、寧洋、永定、上杭、武平、連城、清流、明溪(民國22年12月改歸化縣為明溪縣)、寧化、長汀
民國23年(1934年)12月,人民革命政府解散,又建立福建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