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新增城鎮從業人員20.95萬人,指導和幫助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1515萬人(其中“4050”人員4170人),登記失業率412%。
(2)建立30個創業基地,為農民提供2萬多個就業崗位。建立市級企業創業基地35個,入駐企業1428家,為69980名農民工提供了就業崗位。
(3)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40萬人,培訓20萬人。全年新轉移農村勞動力43.7萬人(其中組織化勞動力20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22.5萬人。
(4)指導培訓農民工6000人。全年培訓農民工6159人。
二、飲水工程
(5)解決58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059個,解決了716800人的飲水困難。
(六)新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30萬人,農村改水受益率達到95%,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5%以上。全市新增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35.94萬人,農村改水受益率95.2%,自來水普及率67.37%。
(7)在榮昌縣缺水地區開展紅層找水工作,完成淺井450口,解決3鎮4村5000人缺水問題。全年完成淺井452口,解決了榮昌縣3個鄉4個村5000人、3822頭牲畜的飲水問題。
(8)提高供水質量,投資1.1億元,完成主城區80公裏供水管網改造。全年投資9500萬元,改造主城區供水管網85公裏。
(9)完成重慶大學城壹期供水工程。6月25日大學城引水工程竣工,8月20日壹期供水工程正式投產。
三鎮住宅項目
(10)城鎮住宅竣工654.38+00萬平方米,危房改造45萬平方米。全市城鎮住宅竣工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危舊房改造205.53萬平方米。
(十壹)解決1500戶雙重困難家庭的廉租住房問題。全年解決1775“雙困家庭”廉租住房問題。
(12)安置拆遷改造危房6000戶。全年完成危舊房安置和拆遷改造6473戶。
4.暢通工程
(十三)渝長高速黔江至彭水段、重慶繞城公路東段、北段等8個項目建設;國道212武勝至合川高速公路(雨荷路二期)通車34公裏。8個高速公路項目6月5438+2月全部開工,國道212武勝至合川段高速公路(雨荷路二期)34km於2月28日通車。
(十四)實施機場路、嘉賓路、南路、北路等道路路面改善,完成路面改善80萬平方米;新建人行天橋(或地下人行通道)8座,新建改造人行護欄5000米。投資20796.97萬元改造車行道41.42公裏和1.0094萬平方米,人行道2.2萬平方米;新建8座人行天橋(或地下人行通道),包括紅旗河溝觀測大樓旁1、洪黃路2座、黃龍路1、陳家坪立交3座、渝澳大橋北橋頭1。新建改造人行護欄5877米。
(十五)渝合高速余家灣立交橋、渝黔高速南山立交橋竣工。於家灣立交橋和南山立交橋分別於4月29日和8月30日建成通車。
(十六)完成陳家坪立交橋工程、南區公路改造工程。陳家坪立交橋工程5月底建成通車;南區公路改造工程於65438年6月30日竣工。
(十七)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1萬公裏。新建和改建農村公路10230公裏。
社會保障項目
(十八)完成全市100座病險水庫的改造;消除中小學危房50萬平方米。投資3507萬元改造111病險水庫;消除中小學危房70萬平方米,新改擴建校舍竣工面積55萬平方米。
(十九)實施道路交通“生命工程”和“過橋”工程,對200公裏縣道危險路段安裝防護設施和232個渡口進行安全條件改造。完成縣道危險路段防護設施安裝200公裏,24座“過橋”工程;改善315渡船的安全狀況。
(二十)加強煤礦GPRS監控系統建設,建立217高瓦斯礦井和300礦井風機通斷監控系統。完成228個高瓦斯礦井的聯網建設;對300臺礦井風機的啟停實施網絡監控。
(二十壹)解決110000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完成3000戶易地扶貧搬遷。落實財政扶貧資金3200萬元,到戶發放貼息貸款3000萬元,扶持產業項目發展,解決了1.654、38+0.200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資金3840萬元,易地扶貧搬遷3283戶。
(二十二)實施“千家社會放心消費店工程”,在全市農村建立1000家放心消費店;在市區建立50家放心食品超市。按照“主要商品統壹承諾、統壹標識、統壹管理、統壹配送”的原則,完成了1,000家農村安全消費門店的創建工作;全市首批68家“放心食品店”通過評估,並於9月30日命名授牌。
(二十三)實施“放心糧油”工程,新增10品種的放心糧油產品。新增“放心糧油”產品42個,其中國家級“放心糧油”產品14個,市級28個。
(二十四)大力實施法律援助,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10000件以上,其中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不少於1100件;進壹步完善法律援助網絡體系,在鄉鎮、街道、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設了壹批“農民工維權示範崗”、“未成年人維權示範崗”、“婦女維權示範崗”。全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2732件,惠及21402人,其中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682件;免費解答61527法律咨詢、代理寫作案例;* * * 835個鄉鎮(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占全市鄉鎮、街道總數的75%;建立了65,438+000個“維權示範點”,其中婦女兒童示範點40個,殘疾人示範點40個,農民工示範點20個。
(二十五)實施醫療保健工程,在各區縣建立艾滋病監測點,免費開展4萬人的艾滋病篩查;免費治療2萬名結核病患者;我們幫助了654.38+00000名貧困孕婦住院分娩。全年建成70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和6個艾滋病監測崗,每個區縣至少建立1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和監測崗,免費篩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4680人。完成20500名結核病患者的免費治療;11020貧困孕婦住院助產。
(二十六)建設1社區衛生服務示範中心、1社區衛生服務示範站、10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0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完成80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全年建成3個社區衛生服務示範中心、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3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7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站;完成86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
(二十七)建設和改造100個鄉鎮人口和計劃生育衛生服務站,幫助1000個計劃生育貧困人口脫貧。完成100個鄉鎮人口計生衛生服務站建設,新建面積3萬多平方米,惠及250多萬人;我們幫助了65,438+0,000個貧困計劃生育家庭脫貧。
(二十八)建設3個城市街道老年服務中心、180個社區老年服務站和100個農村敬老院;建設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力爭年底投入使用。建成5個社區服務中心和200個社區老年服務站,14個區縣建成100個鄉鎮敬老院,實現全市覆蓋率100%。全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已基本建成。
(二十九)大力實施“235”工程,即對2000名城鎮重度殘疾失業人員實施個體就業補貼;向3,000名貧困精神病人提供醫療援助;為殘疾人翻新500套簡陋的住房。全年有6000多名貧困殘疾人獲得就業援助;共收治重性精神疾病患者6800余人,其中80%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改造農村貧困殘疾人住房966套,惠及農村貧困殘疾人1100余人。
(30) 120孤殘兒童接受手術康復治療。224名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了外科康復治療。
(三十壹)實施“農機跨區作業助農增收”,引進和組織300臺聯合收割機,實現收割面積30萬畝,為農民降低生產成本3000萬元。啟動實施“農機跨區作業助農增收工程”,引進組織聯合收割機1000余臺,實現水稻收割作業面積35萬畝,為農民節約生產成本3500萬元。
柳工* * *服務設施項目
(三十二)大力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完成6099個50戶以上自然村廣播電視覆蓋建設任務,切實解決農民看電視問題。完成6294個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
(三十三)實施較場口-解放北-小十字景觀大道綜合整治工程和50公裏主幹道管網地下工程。新建重慶廣場、較場口城市陽臺、德藝綠島、較場口街心花園,並進行改造;解放碑商廈等13重要建築立面改造,面積約4.3萬平方米;完成全敏路等3條道路改造,安裝景觀路燈320套;設置景觀公示牌23個;完成主城區主幹道管網地下51.8km。
(三十四)開通重慶移動電視,利用數字電視技術,通過無線傳輸、地面接收、移動電視節目播出,每天滾動播出15小時。重慶手機電視6月8日正式開通18,重慶電視臺等10多個新聞節目每天直播四個多小時,滾動播出時間15.5小時,惠及170萬人次。
(35)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竣工,6月18對外開放;鵝嶺公園免費向公眾開放。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於6月18日全面建成對外開放,已接待遊客35萬人次。主城區有10個公園,其中鵝嶺公園於9月30日開園。
(三十六)在主城區建設“城市壹卡通”系統,發展60萬卡用戶。發行“城市壹卡通”卡84.2萬張,建設充值點32個、交易終端36個;市區4700輛公交車實現了“城市壹卡通”刷卡消費,覆蓋率超過90%。
(三十七)新建縣文化館、圖書館6個,文化站100個;建立了八所新的老年大學。在沙坪壩區、大足縣、雲陽縣建設文化館,在江北區、綦江縣、豐都縣建設圖書館;涪陵區、南岸區、萬盛區、潼南縣、武隆縣、梁平縣、黔江區、江津市建立了8所老年大學;完成100個鄉鎮文化站工程。
(三十八)完成主城區雕塑配置20座;完成農民版畫院建設。主城區將建20座雕塑;綦江農民版畫院建設已完成。
(39)安裝500輛GPS車和200艘船。全球定位系統安裝在500輛汽車和200艘船只上。
(40)654.38+萬戶完成了壹戶壹表改造。完成壹戶壹表改造+054411戶。
(41)654.38+萬戶完成了壹戶壹表改造。完成142900戶壹戶壹表改造。
(四十二)新發展民用天然氣用戶8萬戶;建設10 CNG加氣站。全年發展民用天然氣新用戶9萬戶;10新建CNG加氣站。
(43)完成500千伏石屏輸變電工程和220千伏潼南、合川輸變電工程,220千伏城口至開縣線工程和110千伏何家沖輸變電工程。500千伏石屏輸變電工程6月30日竣工投產。220千伏潼南、合川輸變電工程分別於6月26日、27日建成投產。220千伏城口至開縣線工程9月25日竣工投產。110千伏何家沖輸變電工程6月3日竣工投產。
七大生態環保工程
(四十四)加強企業尾氣排放監管和建築揚塵、道路揚塵、機動車黑煙整治,確保主城區空氣質量符合二級天數比例達到70%以上。今年藍天天數達到266天,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1%,比去年同期上升9.8個百分點。
(45)完成太平門預處理站、雞冠石汙水處理廠二期、唐家坨汙水處理廠廢氣除臭設施建設,二級生化處理設施投入使用,確保汙水達標排放;加快二、三級管網改造建設,確保服務區內汙水收集率達到50%。太平門預處理站、雞冠石、唐家坨汙水處理廠廢氣除臭設施已建成。完成主城區二、三級排水管網規劃設計,攀西盆地示範段冬兒路排水工程已完成;服務區內的汙水收集率已達到預定目標。
(四十六)主城區垃圾收運系統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實施,並已完成30%以上的項目建設任務;實施世行貸款公廁改造項目,全面完成項目建設。完成世行貸款主城區垃圾收運系統項目建設任務的30%以上;主城區新建和改建公廁25座。
(47)大力開展生態家園富民建設,在29個區縣(自治縣、市)71個鄉鎮開展“壹池三改”(即修沼氣池、改廚房、改廁所、改畜禽舍),建設生態家園富民示範戶5萬戶。35個區縣(自治縣、市)77個鄉鎮建成生態家園富民示範村191個,示範戶50400戶,沼氣池51600個。
(48)完成桃花溪流域綜合整治二期河堤及管網工程,建成楊勝橋汙水處理廠,年內實現汙水截汙處理。二期河堤及管網工程於8月15日全面完工,8月165438+10月30日全線基本截流;楊勝橋汙水處理項目因規劃用地調整,目前正在進行項目建設。
八城市環境工程
(四十九)加大主城區未照明區域道路照明工程建設力度,新增安裝路燈3500盞,基本解決主城區背街小巷道路照明問題;加強兩江之旅主城區燈光夜景工程建設,重點建設精品燈光,新建燈光工程80個。投資6000萬元,新安裝路燈12852盞,基本消除渝中區、高新區未亮燈街區;新燈光261,重慶夜景檔次大幅提升。
(50)創建1個山水園林城市和1個市級風景名勝區,建設1萬畝城市生態林。創建市級園林城市(區)5個,市級風景名勝區2個;建成城市生態林1078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