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個人所得稅計算工資表

個人所得稅計算工資表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

1、工資範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範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範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範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範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範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7、工資範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8、工資範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應納稅所得額=綜合所得-依法規定的免征額-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項目)-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等)。

個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分級計算稅率)。

舉個例子,張三在2018年11月份的月工資為10000元,無其他收入,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和其他扣除項目為2000元,那麽,張三在11月份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呢?

應納稅所得額=10000-5000-2000=3000(元)

符合級數1的稅率3%。

個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3000×3%=90(元)

我國明確規定了個人工資扣稅標準,標準如下:

1、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壹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免征額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繳稅。

2、工資扣稅標準: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險壹金)-5000

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8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8000*12-5000*12)×3%-0=900/12=75元。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經營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7、財產租賃所得;

8、財產轉讓所得;

9、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壹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壹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壹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7、按照國家統壹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