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馬歇爾
2.法國著名野獸派代表人物馬蒂斯
3.戲劇家洪深
4.演員鞏俐
5.張朝陽
1.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馬歇爾
馬歇爾是美國三名陸軍五星上將之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壹直擔任美國陸軍參謀長
職務,協助羅斯福總統建立了國際反法西斯統壹戰線,指揮800萬美軍協同盟軍在全世界遼
闊的戰場上同德、意、日軍隊作戰,並最終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和平民
主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戰後他出任總統特使,赴華“調處”國***兩黨沖突,未能成功。回
國後他又任國務卿,實施援助歐洲復興經濟的“馬歇爾”計劃,為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馬歇爾,1880年12月31日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尤寧敦。
馬歇爾是3個孩子中最小的壹個,哥哥姐姐都不喜歡家裏多生出來的這個小弟弟。姐姐
瑪麗是個聰明、自私、好嚷嚷的孩子,老對弟弟發脾氣。哥哥斯圖爾特是父親的寵兒,為了
不讓弟弟分享父親的寵愛,壹有機會便欺負小馬歇爾。真要是馬歇爾能勝過他的哥哥姐姐,
他的日子或許會好過壹點,可是說來遺憾,他在孩提時代卻是壹個學習遲鈍的孩子。
馬歇爾常常被父親體罰,在家裏的地下室裏放著壹根長柳條棍,挨打是他的家常便飯。
盡管他經常挨打,可他卻從沒有看到哥哥挨過壹回,於是他得出結論,哥哥要麽是個完人,
要麽是壹個做錯了事也可以不挨打的寵兒。幼小的馬歇爾在念小學時不肯用功讀書,班上考
試常常是最後幾名。9歲那年,他父親帶著他去尤寧敦公立學校面試,他對大部分極其簡單
的問題茫然不知所答,使他的父親無地自容。這使馬歇爾更加自卑,他認定自己不是讀書的
料,於是便常常做壹些搗蛋的事。姐姐瑪麗發現,她在學校嘲笑弟弟念不好書可是件危險的
事。她幹了件錯事,把弟弟叫做“班上的大笨蛋”,結果第二天晚上掀開床單,發現床上有
只青蛙。有壹次瑪麗邀請她的朋友來家裏聚會,她說服媽媽不讓弟弟進屋。於是他就跑到附
近樹林裏去桶馬蜂窩,直到被激怒的馬蜂飛出來追他才罷休。他引著窮追不舍的馬蜂進院,
然後沖進屋子,他靈巧地東繞西拐,然後躲進廁所。馬蜂繼續飛舞,向瑪麗的朋友大出其氣
。他為此挨了壹頓毒打,但他並沒有罷休。他對姐姐的搗亂從未停過,直到有壹天,他手握
著澆花的水龍頭,在屋子大門口等著穿夜禮服的瑪麗走過來。然而進來的卻是母親,被他迎
面噴了滿身水。當然,母親寬恕了他,她疼愛小兒子,對他傾註了他從未從父親身上得到的
慈愛。但是哥哥卻不放過機會,告訴了老馬歇爾,於是他又被拉到地下室。
1897年9月,16歲的馬歇爾成功地考入了弗吉尼亞軍事學院,此事的動力來源於哥哥對
他的蔑視。他發誓壹定要讓他們刮目相看。軍校的生活非常艱苦,特別是壹年級新生,常常
做那種又臟又累的活。老生把新生叫做“耗子”,把他們使喚得精疲力盡。馬歇爾到校前剛
害了壹場傷寒病。壹到校,他便引起了高班生的註意,他們說他“難聽的匹茲堡鼻音”令人
刺耳,讓他壹個人刷馬桶。後來馬歇爾承認,他在軍校頭壹個月刷的馬桶“比壹個女清潔工
壹生中刷得還多”。他在學校真正受人尊重還是因為後來發生的“刺刀事件”。這是老生對
“耗子”的考試,辦法是將刺刀插在地板上,刀尖向上,強制新生脫去衣服臨空蹲在刺刀上
10分鐘。馬歇爾剛害過傷寒身體很虛弱,結果兩三分鐘後,他就支持不住了,壹下子坐到刀
尖上。他很快被救了下來,血流如註,最後被擡到軍醫那裏縫了十幾針。高班生擔心他上告
學校,可是令他們驚喜的是,馬歇爾只字不提此事。壹下子,人們都對他尊敬起來了。
在軍校中,他出色的指揮才能受到了壹個年輕女子的註意。她叫伊麗莎白·科爾斯·卡
特,是壹位面色泛紅、雙眼閃光的漂亮女子。很快他們狂熱地戀愛了。有許多才貌雙全的婦
女曾在喬治·馬歇爾的後半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中包括兩位英國公爵夫人,壹位有名的
中國美女和壹位當朝的歐洲王後,但她們當中沒有壹個人,甚至連他心愛的第二個妻子,都
沒有象伊麗莎白那樣使他傾倒。他對她的忠誠在她生前死後始終不渝。
伊麗莎白彈得壹手好鋼琴,她有把握用音樂來吸引馬歇爾這位缺乏音樂素養、年輕英俊
的學員隊長。在壹個晚上,當他和壹夥同學經過她家時,壹首肖邦的小夜曲從敞開的窗子裏
飄出。第二天晚上當他再次經過時,又聽到她在唱海涅的歌曲。於是他久久地站在窗下,直
到廳門打開,年輕的伊麗莎白滿面笑容地問他是否進屋小坐。他答應了。他進去時失魂落魄
,出來時如醉如癡。
19O2年2月11日晚,馬歇爾在當年伊麗莎白彈奏迷人樂曲的同壹房間舉行婚禮。但當晚
,馬歇爾聽到壹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她患有二尖瓣閉鎖不全的心臟病,絕對經不住生孩子的
風險,而且還得當成半殘廢人來護理。這雖然對馬歇爾是壹個沈重的打擊,但卻沒有動搖他
對她的壹往情深。
婚後馬歇爾面臨了嚴重的經濟問題。他必須用每月116.67美元的少尉薪金來維持他自己
、妻子和嶽母的生活。這時他才開始認識到“沒有什麽人掙得比少尉更少的了。”
馬歇爾夫婦壹直不敢生孩子,1922年,他們領養了壹個小女孩——羅斯·佩奇。她聰明
伶俐,給家庭帶來了歡樂,但這種歡樂並沒有持續幾年。1927年9月16日晨,埋藏在伊麗莎
白身體內的定時炸彈終於爆炸了。此時,馬歇爾47歲,他成為美國陸軍中最孤獨的人。
1929年夏天,壹位名叫凱瑟琳·布朗的漂亮寡婦迷上了馬歇爾,馬歇爾對她也是壹見鐘
情。這就是馬歇爾的第二個妻子,他們在1930年10月15日舉行了婚禮,約翰·潘興將軍擔任
男儐相,從此兩人的感情壹直沒有褪過色。
1939年9月1日,馬歇爾任陸軍參謀長,領臨時上將和永久少將軍銜,作為羅斯福總統的
主要軍事助手,組織和領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次重大戰役,並取得了壹系列勝利。1944
年12月,他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成為美國歷史上軍銜最高的將軍之壹。
馬歇爾的另壹個重大貢獻是推行“復興歐洲計劃”,即“馬歇爾計劃”。為此,他於1953
年12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59年10月16日,馬歇爾在沃爾特·裏德醫院病床上去世。他悄然而去,毫無驚動,正
如人們所說的,他剛才還在那兒,壹會兒他便不在了。
丘吉爾在倫敦把人們的心情歸結成壹句話“他是當代美國最後壹位偉人。”
2.法國著名野獸派代表人物馬蒂斯
1869年12月31日晚8時,亨利·馬蒂斯出生在法國勒加都鎮他祖父的家中。父親愛彌兒
是藥商和糧商,生意還算興隆。他雖然談不上富有,但小康之家完全可以供亨利順利地完成
學業,從事壹個體面的職業。
亨利10歲時進入公學,主要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在平靜的學習生活中,他沒有表現出
聰穎和特殊的興趣,只是別人告訴他幹什麽,他就幹什麽。
1887年,亨利中學畢業了。愛彌兒把他送到巴黎學習法律。亨利很喜歡巴黎,他順利地
通過了考試。正式完成學業後,他回到家鄉附近的聖—康丹,在壹家律師事務所當上了辦事
員,他的主要工作是抄寫存入檔案的資料。20歲的時候,馬蒂斯成了壹名專業人員,他的前
途說不上燦爛輝煌,但至少是安全保險的。
如果他沒有在1890年患闌尾炎的話,他可能就會這樣平平淡淡地度過壹生了。但是,在
手術後漫長的恢復期,母親為了使他愉快,送給他壹盒顏料、壹套畫筆和壹本繪畫自學手冊
作為禮物。這壹舉動的效果是驚人的,在畫畫當中,馬蒂斯平生第壹次感覺到“自由、安寧
和閑靜”。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後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
為了學習繪畫,馬蒂斯參加了壹個素描班。上課的時間是早晨6點半到7點半,在寒冷的
冬天這是最讓人難以忍受的鐘點。可是他對上課表現出巨大的熱情,甚至在上班時間也控制
不住,不停地畫。很快,這種業余活動就不能滿足他了。1898年,他向父親宣布,他決定把
畢生的時間投入繪畫。父親的第壹個反應是“妳會餓死的!”有壹段時間,這個預言幾乎變
成現實。但是愛彌兒還是願意給兒子壹個機會去試試,於是他給了兒子壹筆經費。馬蒂斯又
回到巴黎,學習繪畫。
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是奧古斯塔夫·莫羅,可以說是莫羅塑造了馬蒂斯。多年以後,每
當馬蒂斯提起莫羅時還會兩眼潮濕。莫羅是壹位同性戀者,但是作為壹名美術教育家,他不
能公開地表露自己的性傾向,於是他把對學生的感情化作對他們悉心的關懷和認真的培養。
雖然馬蒂斯很晚才開始繪畫,但他非常刻苦,在學校裏他的才華開始顯露出來。
1896年夏是他藝術上的壹個轉折點。他來到布列塔尼海岸的貝爾島上旅行,偶然遇到了
另外壹位畫家,看到他私人收藏的凡高的作品。他突然獲得了壹種全新的色彩意識,從此他
從“博物館”藝術中解脫出來,開始朝著個人風格前進。
1898年1月,馬蒂斯決定結婚。他的妻子叫阿米莉—諾埃麗—亞歷山德琳·巴海爾,是
壹位來自土魯斯附近的漂亮姑娘。他們在壹位朋友的婚禮上相識並壹見鐘情,壹個多月後就
雙雙踏上了紅地毯。馬蒂斯夫人是藝術家妻子的典範,馬蒂斯深深地愛著她,對她那壹頭烏
黑美麗的秀發贊不絕口,並經常為她畫像。阿米莉儀態萬方,喜歡穿自制的奇裝異服,使他
們的畫室兼居室蓬蓽生輝。她嫻雅的外表透露著剛毅的個性,處處協助馬蒂斯,在艱難的歲
月更是足智多謀,忠誠地追隨著丈夫。
馬蒂斯大膽的風格起初頗受非議,沙龍不願接受和展出他的作品。為了維持生計,他只
得去幹壹些卑下的工作。艱苦的條件使他患上支氣管炎,父親愛彌兒帶他到山區療養,才使
他恢復健康。可是漸漸地,父親對他的前途失去了信心,後來就拒絕再給他提供生活費。這
時,馬蒂斯已經有了3個年幼的孩子,沒了生活來源,他只好攜妻帶子回到父母的家中。
19O5年秋,巴黎秋季沙龍美術作品展揭幕時,在同壹室展出的馬蒂斯、杜菲、德朗、弗
拉芒克等畫家的作品令所有參觀者大吃壹驚。壹位名叫路易·沃塞爾的批評家被壹幅幅用純
色隨意塗抹成的油畫驚得目瞪口呆。室中間有壹尊多那太羅的雕像,批評家指著雕像驚呼“
多那太羅被野獸包圍了!’這壹句戲言,使西方美術史上出現了壹個嶄新的流派——野獸派
,作為這個潮流的靈魂人物,馬蒂斯的大名也不脛而走,蜚聲世界。
命運之神終於眷顧了馬蒂斯,他苦盡甘來,獲得了壹大批海外觀眾。他們成為他穩固而
持久的贊助者,使他身價倍增,成了壹個富人。
1906年以後,馬蒂斯的藝術創作進入高產時期。他的個人畫展在巴黎、紐約、莫斯科、
倫敦、斯德哥爾摩、柏林等城市巡回展出。他也四處旅行,尋求靈感,成為世界上最活躍的
畫壇人物之壹。
20世紀20年代後,馬蒂斯的創作範圍擴大,他在雕塑、版畫、壁畫、插圖方面都顯示出
高深的造詣。至30年代,他的藝術達到頂峰。
1941年,72歲的馬蒂斯患了腸道疾病,經歷了兩次痛苦的手術,從此病魔就再沒離開過
他。身體的虛弱使他再也不能站在畫布前作畫,於是他又開始了壹種新的藝術創作——剪紙
。為了剪出色彩鮮麗的作品,他親自動手,染出自己需要的彩紙,靠在床上不停地剪。這位
老人仿佛在以孩子的娛樂消磨最後的時光。雖然他生命的最後兩年幾乎都是在病床上度過的
,但他的創造力卻從來沒有停息過。
1954年11月3日,馬蒂斯逝世在長期居住的尼斯,享年85歲。
3.戲劇家洪深
1894年12月31日,洪深出生在江蘇武進。他從小酷愛戲劇,學生時代就多次參加戲劇演
出。
1915年,他寫了第壹個有對白的劇本《賣梨人》,接著又創作了《貧民悲劇》,從此走
上戲劇創作的道路,成為我國話劇運動的奠基人之壹。
1916年夏天,洪深赴美國留學,先學陶瓷工程,後來專攻戲劇。1922年回國後,除先後
在復旦、暨南、山東、中山、廈門、北師大等大學任教外,他主要從事戲劇和電影編導工作
。1923年,他加入了戲劇協會,參加並領導過復旦劇社、南國社,對中國現代話劇的形成和
劇場藝術水平的提高有較大的貢獻。1930年洪深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左翼戲劇家聯盟,
至1932年,相繼寫出了反映江南農村農民生活與鬥爭的農村三部曲:《五奎橋》、《香稻米
》、《青龍潭》。這些是洪深的代表作,也是“五·四”以來第壹次較全面反映農民的苦難
生活及其英勇鬥爭的優秀劇本,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意義。
“七·七”事變之前,洪深積極從事國防戲劇活動,寫出了壹些以抗戰為主題的獨幕話
劇,如:《走私》、《鎢》、《鹹魚主義》(與沈起予合作)等,並和夏衍創辦了《光明》半
月刊,使之成為宣傳抗戰的重要陣地之壹。洪深學洋不媚洋,沒有絲毫奴顏與媚骨,1937年
他在武漢曾當面批駁了汪精衛的悲觀亡國言論。1938年洪深在周恩來、郭沫若領導下的軍委
會政治部任戲劇科長,組織了十幾個抗敵演劇隊深入內地農村鼓動抗日。其間,他以旺盛的
革命熱情,寫了《飛將軍》、《米》、《包得利》等劇本,對推動抗日運動起了積極作用。
1941年皖南事變後,洪深先後在桂林、重慶、昆明等地導演了《再見吧香港》、《法西
斯細菌》、《祖國在呼喚》、《草莽英雄》等劇,有力地配合了反對國民黨政府破壞抗戰,
破壞團結的鬥爭。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除在復旦、上海劇專任教外,還編導了《麗人行
》、《關不住的春光》等劇目。洪深與群眾聯系廣泛,為人熱情誠懇,待人平等,他學識淵
博,熟悉中外文學和話劇,對中國古典戲曲和民間藝術也有精辟的見解,具有真正人民藝術
家的氣質與魄力。夏衍曾說:“洪深在話劇創作、導演、表演上作了全面的實踐和不斷進行
理論方面的探索,對我國現代話劇的形成和劇場藝術水平的提高做了奠基的工作。”1955年
,洪深逝世,時年61歲。
4.演員鞏俐
1965年12月31日是中國演員鞏俐生日。
鞏俐山東濟南人。198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留校任話劇研究所演員。大
學二年級時,她被首次執導的張藝謀選中,在影片《紅高粱》中扮演女主角九兒。鞏俐的表
演雖略嫌稚嫩,但清新可人,顯示出良好的潛質。而隨著《紅高粱》的聲譽日隆,鞏俐也在
海內外聲譽大震。1988年在影片《代號“美洲豹”》中飾演護士,1989年獲第十二屆電影百
花獎最佳女配角獎。1989至1990年間,鞏俐又主演了兩部張藝謀執導的兩部影片《菊豆》和
《大紅燈籠高高掛》,都是舊時代深受家族壓抑的女性形象。
使鞏俐的表演邁向高峰的是1992年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片中演員賦予角色的
生活實感深深打動了觀眾,秋菊不僅使鞏俐榮膺‘金雞’、‘百花’雙料皇後,而且在第49
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次榮獲國際大獎。
她與張藝謀合作的影片還有《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與其他導演合作過《
霸王別姬》、《畫魂》和《風月》等。她還拍了不少香港娛樂片,象《古今大戰秦俑情》、
《天龍八部》、《唐伯虎點秋香》、《西楚霸王等》。96年前後,由於鞏俐有壹年多時間未
拍片。之後,她被邀請為第5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1997年,排了壹部美國影片--好萊
塢華人導演王潁執導的《情人盒子》,鞏俐扮演壹位由大陸去香港,開著壹家歌舞廳的女老
板,男主角是英國著名演員傑瑞米·艾恩斯。在短短四、五年的時間裏,鞏俐的演員生涯便
從戲劇學院的學生成長為壹名國際知名影星。
5.張朝陽
1964年12月31日生於陜西西安。1981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86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
,赴美留學,七年後,獲麻省理工學院(MIT)物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起任麻省理工學院
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1995年10月,回國任ISI公司中國地區首席代表。
1996年10月,創辦愛特信公司(ITC)。1998年2月,成功推出搜狐(Sohu)網站,同年
10月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50位“數字英雄”之壹。 1999年7月被《亞洲周刊》選為
封面人物,同年9月被邀請參加“全球財富500強論壇”。2000年3月12-14日,以唯壹的中國
企業代表的身份,參加由各國政府官員和企業領袖組成的“2000全球互聯網峰會”,並作了
題為“互聯網對中國的影響”的重要發言。2001年5月,再次參加《財富》全球論壇,並被
《財富》雜誌評為全球25位企業新星之壹。2001年8月,被《財富》雜誌列為“全世界最聰
明的100人之壹”。2001年10月,作為國內互聯網唯壹特邀嘉賓,出席2001年APEC工商領導
人峰會。
現任搜狐愛特信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
※ 來源:·BBS 水木清華站 smth.org·[FROM: 166.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