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前過春節意味著能吃好東西,能有新衣服,而現在的春節只是意味著多了幾天假期。
以前我們大人孩子都盼著春節,壹到春節都喜氣洋洋,是因為平時吃不到好吃的,而到了春節就有了,以前壹年沒有新衣服穿,到了春節就有了。
而現在,據好多人說,他們盼望春節唯壹的理由就是能多休幾天假,現在人不缺吃了,不缺穿了,缺的卻是休息了。
2、以前過年有各種好看的煙花和爆竹,還都很便宜。現在的不僅很貴,而且還禁放了。
記得小時候過春節,有很多小攤都賣煙花和爆竹,各式各樣的煙花和爆竹還很便宜,幾毛錢壹個,幾塊錢的就是很好的了。除夕的晚上,拿出來點著,每壹個都有不同的驚喜。而現在,煙花和爆竹都變的老貴老貴的,雖然人們的收入都漲了,但是這煙花爆竹卻好像都要買不起了。現在還為了環境有了禁放政策,年味變的更淡了。
3、以前只有電視機,有些電視臺春節會放壹些電影。而現在有WiFi,各種電影早已看膩了。
在以前,我們沒有這麽多的電器設備,好多家庭也許只有壹臺黑白電視機,而每當春節好多電視臺都會每天播出電影和好看的電視劇。
當時的壹些港臺電影和國內的西遊記等電視劇真是百看不厭。而現在我們有了網絡,有了WiFi,智能手機,平時也能看到各種電影電視劇,到了春節也沒有什麽有新鮮感的了。電影院倒是有新上映的影片,但是還是得花錢呀,現在是金錢社會了,春節沒有那種溫暖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