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國古代是否尊重母親?

中國古代是否尊重母親?

其實古代中國婦女的地位很高,遠遠超過現在那些整天喊“婦女要翻身”的**。 母憑子貴是中國的傳統,女人只要盡了自己的義務,就能享受到作為妻子、作為母親、作為婆婆的全部權利。作為妻子,只要她為丈夫生了孩子,丈夫就不能隨便拋棄她,除非她不孝順公公婆婆、偷東西、不守婦道。如果剛結婚時丈夫很窮,後來丈夫有了錢想離婚,官府也是不允許的,這就是中國古代法律中規定的“七出三不去”。所以中國古代的法律其實是保護婦女的。包公案中就有刀鍘陳世美的故事,像陳世美那樣在富貴之後拋妻棄子的男人,那怕妳是附馬爺,也要上龍頭鍘。《鍘美案》歷演不衰,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個國家像古代中國那樣,用鍘刀來對付拋妻棄子的男人。男人要善待糟糠之妻成了漢民族的壹條鐵律。那怕妳是皇帝,想要廢掉皇後或者讓非嫡出的後代接班,大臣們也會冒死上書反對。誰說歷史上的中國婦女沒有權?至於那些進城後就迫不及待地離婚,還美其名曰“打破包辦婚姻”的老**,其實也是讓村民和下屬們看不起的。 女人生了兒子後,兒子必須無條件地孝順她。《三國演義》裏的劉備“事母至孝 ”,姜維也是“奉母至孝,郡人敬之”,《西遊記》裏送唐僧過兩界山的劉伯欽也是個大孝子,對母親言聽計從。歷朝歷代都規定以孝治國,這就是最大的權。實際上,女人只要盡了義務,她也能得到很高的回報。安徽壽縣的女教師朱潔宜,丈夫早逝,她也下肢殘疾,經過十幾年的艱辛將兒子拉扯長大,現在兒子金書家考上了安徽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他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在社會好心人幫助下,他們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現在金書家每天放學回家就做飯給母親吃,有時還推著坐在輪椅上的母親出去散心。這對母子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朱潔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生活的艱辛算不了什麽,有這樣壹個孝順、懂事的兒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金書家這樣孝順的孩子要是在中國古代社會肯定會被“舉孝廉”當上大官。所以說,中國傳統的道德、法律都體現了權利和義務的對等,也給盡了為民族、為家庭付出的女性極高的回報。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其實也是壹種權,女人嫁到婆家就要服侍婆婆。但當她辛苦了很多年,成了黃面婆的時候,兒子也娶媳婦了,然後就輪到媳婦來服侍她了。所以歷朝歷代中國老年婦女的地位都是很高的。不過現在的社會已經不講“百善孝為先”了,為家庭辛勞了壹生的老年婦女早就被當成了“老不死”被冷落在壹邊。現在中國女性自殺率的成因的國家,很多都是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的婦女。綜上所述,中國傳統的文化壹直都強調保護、尊重作為民族母親的女性,給了中國女性很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