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態旅遊的概念和詞匯是以有特色的生態環境為主要景觀的旅遊。
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以有特色的生態環境為主要景觀的旅遊。是指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準則,並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系統,采取生態友好方式,開展的生態體驗、生態教育、生態認知並獲得心身愉悅的旅遊方式。
傳統旅遊所表現出的問題促使人們對其進行進壹步的思考,是堅持還是摒棄?生態旅遊壹經提出,立即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響應。
生態旅遊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於1983年首次提出。十幾年來,生態旅遊的發展無疑是成功的,平均年增長率為20%,是旅遊產品中增長最快的部分。
知識拓展:
生態旅遊是指在壹定自然地域中進行的有責任的旅遊行為,為了享受和欣賞歷史的和現存的自然文化景觀,這種行為應該在不幹擾自然地域、保護生態環境、降低旅遊的負面影響和為當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情況下進行。
當時就生態旅遊給出了兩個要點,生態旅遊的物件是自然景物;生態旅遊的物件不應受到損害。在全球人類面臨生存的環境危機的背景下,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綠色運動及綠色消費席卷全球,生態旅遊作為綠色旅遊消費,壹經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
生態旅遊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內涵也得到了不斷的充實,針對目前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的狀況,旅遊業從生態旅遊要點之壹出發,將生態旅遊定義為“回歸大自然旅遊”和“綠色旅遊”。
針對旅遊業發展中出現的種種環境問題,旅遊業從生態旅遊要點之二出發,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保護旅遊”和“可持續發展旅遊”。同時,世界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開展生態旅遊,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