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世界經濟 呈現發展動能趨緩、下行風險上升、規則調整加快的特點。 為應對經濟衰退,
美國推出了《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加快實施萬億基礎設施重建計劃,對交通,水資源、給水和排水系統,以及下壹代能源基礎設施,高速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進行部署,以此幫助美國經濟復蘇。
美國近年來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主要布局
受政治體制影響,美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部署上存在較大不穩定性,但是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卻壹直被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相關戰略部署立足長遠、積極推進。
(壹)主要戰略部署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先後實施了《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美國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戰略規劃草案(2014-2016年)》《修復美國地面交通法基建法案》《聯邦大數據研發戰略計劃》《增強聯邦政府網絡與關鍵型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等戰略計劃,出臺了《網絡與信息技術研發計劃》《大數據研究計劃》《能源制造業系統夥伴關系計劃》等具體的實施細則,旨在通過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來擺脫經濟危機,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經濟復蘇。其中 科技 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下壹代能源基礎設施、高速互聯網、科研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
(二)《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的主要內容
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出臺《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從出臺時間來看,《綱要》與我國“新基建”戰略部署時間較為接近,面臨著相似的國際背景和外部環境,建設領域上存在壹定相似性。《綱要》更加偏重於融資,傳統基礎設施占比較大, 科技 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多以其他的專項計劃來部署。在技術領域上,《綱要》重點投資現代交通、新能源、5G通訊基站、智能電網、寬帶網絡、大數據等領域,註重對成熟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相比而言,根據國家發改委對“新基建”範圍的界定,我國“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技術領域涉及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特別重視對重大 科技 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創新基礎設施的投資。
美國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舉措
自2008年以來,美國不斷加強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戰略部署,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重要舉措。
(壹)加強對“新基建”的研發投入
2018年,特朗普政府出臺的《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提出設立200億元的創新轉型項目計劃,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輛、新軌道運輸技術、無人機、模塊化基礎設施技術等。在2019-2021財年特朗普政府美國工業發展領域研發優先事項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通信網絡、自動駕駛、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等技術領域成為優先布局事項。
(二)開展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
(三)強化關鍵基礎設施技術的自主可控
對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影響國家競爭優勢的基礎設施領域,美國支持本國企業主導建設全過程,強化技術自主可控。美國頒布了《增強聯邦政府網絡與關鍵型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的行政指令,從聯邦政府、關鍵基礎設施和國家三個方面,要求采取壹系列措施確保聯邦政府及關鍵基礎設施的技術安全。對於國外企業投資美國關鍵基礎設施項目,尤其對高度敏感的國家安全項目,要接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等機構的層層監管,確保技術安全可控。
(四)發揮杠桿效應支持引導企業參與
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美國十分重視發揮民營企業的作用。在《美國重建基礎設施立法綱要》中,除政府撥款的2000億美元外,其余2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大部分來源於私營企業投資和債券,基礎設施具體建設也由私人企業承擔,該計劃以融資為主,廣泛吸收私營企業和個人的資金。采取公開招標方式,鼓勵民營企業采用新技術,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制造業回流,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和培育。
(五)加強科研基礎設施設施建設
美國高度重視科研基礎設施(包括大科學裝置)建設。如在《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中提出,支持用於科學研究、基礎設施以及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的更新,啟動《民用超級計算機計劃》,為能源部的生物能源中心和聯合基因組研究所購置新的設備,為國家實驗室和大學核聚變研究提供設備升級或購置新的設備等。近年來,美國能源部提出實施“前路計劃”,設立“百億億次計算項目”,部署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解決並行性、內存和存儲問題,為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運算支撐;在南達科他洲開工建設長基線中微子設施,開展地下深層中微子試驗場所。為提高國家生物安全,美國開始新建5家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包括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加爾維斯頓國家實驗室、美國國家生物衛生分析與對策中心等。在人工智能領域,美國發布《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規劃》,提出要開發人工智能***享數據集和測試環境平臺,開發開源軟件庫和工具集等。
對策和建議
通過總結美國近年來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我省發展現狀和需求,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壹是制定出臺“新基建” 科技 支撐行動計劃。 強化統籌安排與頂層設計,從 科技 創新支撐“新基建”發展角度,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和實施細則。設立“新基建”工程技術研發專項,圍繞我省“新基建”過程中遇到的工程技術難題,組織省內外高層次團隊進行攻關,推動工程 科技 發展。
二是構建多元化融資模式。 加快 科技 債券、融資租賃、PPP等融資模式在“新基建”中的應用,為推動我省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以建設國際風投創投中心為契機,引進風險投資進入 科技 類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發揮金融杠桿撬動作用,擴大市場化資金規模。
三是提高 科技 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以高新區、專業鎮、 科技 小鎮等區域創新平臺為依托,加快提升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水平打造智慧園區、 科技 園區、創新園區,提升 科技 對園區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在省級高新區動態評估中,引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指標,引導高新區提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四是加快科研基礎設施和實驗室建設。 以企業實際應用需求為導向,新建壹批中小型科研基礎設施,以應對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大科學裝置)需求不足、成本過高、效能不匹配的問題。如中等性能超級計算機、低強度中子源、P3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等。加快推進省實驗室建設步伐,瞄準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需求,建設壹批工程領域省實驗室。
轉自丨三思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