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2010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常住人口約35萬人。截至2019,下轄四個街道、兩個辦事處,管轄面積約166平方公裏。
聚集了富士康、泰博、韓泰、丁鵬、明基、石民、大方、美食、阿裏巴巴、搜狐、浙大網等6000多家企業,其中臺資企業400多家,是江蘇長江以北知名的臺資高地。
先後建成國家綜合保稅區、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蘇北首家軟件園、臺灣省農民創業園、空港產業園等。各類國家級、省級園區數量壹直保持在蘇北前列,綜合排名居江蘇開發區首位,多次榮獲“江蘇省先進開發區”稱號。
淮安是中國大陸唯壹的國家級“臺資企業產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連續七年被評為臺商投資“強烈推薦城市”。特色產業集聚區、對外開放引領區、科技創新驅動區、產城融合示範區、文化旅遊休閑生態區、平安和諧宜居區正在加速崛起。
擴展數據: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發展歷程
2008年3月22日,淮安出口加工區經國務院批準設立。7月11日通過九部委聯合驗收。65438+10月1正式停業運營。壹期規劃面積1.36平方公裏。
2012 7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淮安出口加工區升級為國家綜合保稅區,這是我省首個在長江以北出口加工區基礎上轉型升級的綜合保稅區,是全國最高級別的開放區域。
同年2月20日,12,淮安綜合保稅區通過了由南京海關牽頭,江蘇省發改委、財政廳、國土廳、住建廳、商務廳、國稅局、工商局、外匯局組成的預驗收小組的預驗收。
20113年10月30日,淮安綜合保稅區(壹期)獲得綜合保稅區驗收合格證書。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區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