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陜西新育心理培訓學校辦的培訓班上,我又壹次主講釋夢,和以前想比補充了許多新東西,並且總結了釋夢八要,在這裏和各位網友壹起分享。
1、要了解夢者的生活背景
要了解夢者的生活經歷、興趣愛好以及日常生活瑣事,因為夢常常是重現過去,夢境中的材料是來自近日或早年的生活經驗,它們是潛意識的代替觀念。
2、要利用自由聯想
因為顯夢的偽裝是在潛意識中進行的,夢者不能直接意識到夢的隱義,因此需要通過聯想予以揭露。 精神分析的釋夢的確很簡單,病人說了壹個夢,分析師就讓他躺在躺椅上,對夢的內容進行聯想。弗洛伊德提出釋夢技術程序的選擇方案:a.分析者按時間順序分析,夢者對夢的內容陳述順序進行聯想;b.分析者的專挑選夢中的特殊因素進行分析;c.直接問夢者就其對夢聯想到前壹天哪些事件;d.如夢者熟悉釋夢技術,讓他自己決定從那兒開始聯想。在做夢者的聯想已經讓潛意識的願望浮現出來的時候,分析師可以給與適當的解釋。
3、要利用象征知識
因為有少數夢很難通過聯想進行,即使有聯想也可能不是我們需要的,這時就要利用夢顯像的元素與隱義之間的固定的象征關系的知識探明隱義。
4、要了解人類基本的本能、情結和原形
(1)本能
弗洛伊德在《超越快樂原則》壹書中稱,狹義的本能就是指性本能,而廣義的本能即人類發展的內部驅動力,包括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不再僅僅表現為求性而是表現為求生。 具體講就是表現為生存、發展和繁殖的壹種本能力量,它代表著人類潛隱在生命中的壹種進取性、建設性和創造性的活力。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饑餓、口渴、 *** 等,它與個體生命和種族生存有關。
死本能,多半不是表現為求死,而是表現為求殺。 具體地講就是表現為生命發展的壹種對立力量,它代表著人類潛伏在生命中的壹種破壞性、攻擊性、自毀性的驅力,當其能量向外投放時,則表現為破壞、攻擊、挑釁等;當其能量向內投放時,則表現為自責自罪、自我懲罰、自我毀滅等。
(2)情結
情結是指被壓抑或被忽略的情緒的觀念集團,此等觀念平常存在於潛意識中,壹旦表現於行為,多帶有反常的性質。 情結主要是對應著個體潛意識,常見的情結有:自戀情結、戀母情結、戀父情結、自卑情結、西西弗斯情結等許多以個人情結,如權力情結,抑郁情結,急性情結(突發事件引起),慢性情結(長期積累所致)等。
(3)原型
原型是壹種原始意象,代代相傳,成為人類累積的經驗,主要由人類遺傳決定,屬於人類***有的。其實是有些是***有的,有些是特有的,(西西弗斯情結與為山九仞,功虧壹簣,文曲星與智慧老人)原型主要對應的是集體潛意識,常見原型有:人格面具(傾向於把自己塑造成社會所期待的那種樣子,然後以壹種被人認可的方式行事),陰影(人性的陰暗面,或指人性的 *** 面,是人類原始性格的遺留)、阿尼瑪(男人身上的女性特質)、阿妮姆斯、智慧老人(具有普遍人類經驗的人格化表現形式)等等。
5、要善於和精神分析的其它方法結合起來。
精神分析的許多技術都是相通的,它們的理論基礎是壹致的。因此,在實際的應用中可以相互補充,互為輔助。1)、釋夢與意象對話。2)、釋夢與催眠。3)、釋夢與人格拆分。4)、釋夢與沙盤遊戲。5)、釋夢與HTP 。6)、釋夢與自由聯想
6、要註意夢境與文化的背影的關聯。
夢例:我偷著喝了朋友的水
今天,壹位朋友問我,說:“昨晚,我夢見,自己去壹個朋友那裏,他正在看書,旁邊放著壹杯水,我趁他不註意,把那杯水喝了。”感覺很奇怪,這是怎麽回事呢?
背景:現實中,他的這位朋友是壹位博學的人,而我的這位朋友卻不如他,而且很羨慕他的朋友,總想著多看些書,超過他。在這之前,他們壹起答過壹些智力競賽題,他的朋友做的很好,而他卻錯了很多,當時心裏很是羨慕,甚至於妒忌。
我對他說:“古人雲:仁者樂山,智都樂水。妳的夢表明了妳對他所擁有的知識的壹種羨慕和妒忌。”
我的話還沒說完,他笑了,說:“不用說了,我明白了”。
7、要註重因人而異的原則
每個人的生活經歷都各不相同,每個人潛意識的表達也必然有所差異,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不同姓別的人,不同職業的人,不同民族的人其夢的表達也有所區別,因此, 我們在解釋夢的時候壹定要區別對待,因人而異。 比如:同樣是夢到許多魚在水裏遊,對壹個年輕小夥來說,那可能有性的指向,可能代表了他對魚水之歡的渴望;而對壹名中學生來說,可能反映了他對自由的渴望,因為父母對自己的管教過於嚴格;然而對壹名捕魚者來說,可能這魚象征著財富,因為魚通裕。再比如,同樣是夢要壹棵大樹,對壹名青年婦女來說,可能會具有性指向,反映此人對性的渴望,而對壹名年過七旬的老婦人來說,這可能的反映的是老人對生命力留戀和渴望。
8、要學會利用釋夢的潛規則
1)好像等於就是,似乎等於就是,可能等於壹定,也許等於壹定。
2)夢者不承認不等於釋夢者不正確;夢者說可能是,其實表示已經基本完全認可;夢者嘴上不斷反復否定,其實表明心裏可能已經肯定。
3)夢中的兄弟姐妹,同學朋友,如果在相貌和衣著上有相似的地方,那麽我們可以認為兩者是同壹個人的不同子人格。
4)夢者反復強調的詞語,反復描述的事物,反復陳述的情緒往往是我們釋夢的突破口。
5)夢中的情緒反映往往都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