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晉書·王歡傳》
王歡字君厚,樂陵人也。安貧樂道,專精耽學,不營產業,常丐食誦《詩》,雖家無鬥儲,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毀其書而求改嫁,歡笑而謂之曰:“卿不聞朱買臣妻邪?”時聞者多哂之。歡守誌彌固,遂為通儒。
譯文王歡,字君厚,樂陵人.他安於貧困的現狀,以堅守自己的信念為快樂.精神專壹地沈迷於學業之中,不經營家業.常常邊乞討食物邊誦讀《詩經》.即使家中沒有壹鬥糧食的儲蓄,內心仍然安適愉快。.他的妻子為這件事感到憂心,有時焚燒他的書而要求改嫁,王歡笑著對他的妻子說:"妳沒有聽說過朱買臣的妻子嗎?"當時聽到這話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歡卻更加堅守他的誌向,終於成為壹位博學的人。
出自
《晉書·安貧樂道》出自《晉書》。《晉書》是中國的二十四史之壹,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二十壹人 。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壹卷,帝紀十卷,誌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壹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壹百三十卷。
背景
中國自唐太宗時開始設館修史;修成六部正史;《晉書》便是其中的第壹部。
在唐朝以前,即有十八家晉史傳世,而實際上則多達二十余家,其中沈約、鄭忠、庾銑三家晉書已亡佚外,其余都還存在。當時唐太宗認為這些晉史有種種缺陷,且"制作雖多,未能盡善",便於貞觀二十年(646)下詔修《晉書》,唐太宗在《修晉書詔》有言:"大矣哉,蓋史籍之為用也"。